巨大的青銅神樹安靜立在結了蛛網的天花板下方,冷色燈火在粗糲材質上泛動出蒼郁的寒芒。
耳畔仍有余音回蕩,帶著足夠穿骨繞腸的力量,一寸一寸的攻破眾人心底始終堅守的城墻。
破解三星堆怪異文物的秘密,知曉所有人都未曾了解過的歷史迷圖.......
如果沒記錯的話,這應當是最近這段時間以來,他們聽齊洛說過最狂的一句話。
沒有任何婉轉的鋪墊,沒有解釋更沒有疊甲,只是用最平淡的語氣告訴所有人。
考古專家研究不透的東西,我來研究。
歷史教授解決不了的難題,我來解決。
印象中的齊洛,性格一直都是儒雅淡然甚至有些與世無爭的那種,從不因為自己懂得多而剛愎自用,更不會因為蜂擁如潮的贊譽而迷失自己。
但今天,他卻儼然換了一個人一樣,用無比自信的聲音,為九州考古學界帶來了一場提刀見血的無情剖骨。
這實在太過反常,莫非.......他真的發現了什么了不得的東西?
立于青銅神樹枝頭的神烏鳥喙指向北斗,隱約之間,有人發現它好像在無風自動。
所有的心緒,都在這一刻收攏,眾人眼眸僵直的看向屏幕,懷著忐忑又熾烈的渴求,期待著齊洛揭開這場迷局的大幕。
視野中,那道熟悉的身影回頭。
腳步徐行的過程中,自帶歷史厚重感的聲音,將耳膜適時穿透。
“【青銅神樹】是有原型的,只是這原型和上古時期偏居一隅的川蜀沒有什么特別的關聯。它藏身的地方......是《山海經》,是大荒場域東部的那片汪洋水澤!”
伴隨著齊洛的講述,觀眾們也開始在腦海中勾勒出那片水澤的畫面,嘗試將身心置于其中。
“《山海經》中說【湯谷之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居于水。】,還說【湯谷有扶木,一日入而一日出,皆載烏】........”
輕盈的聲音中,那卷隱藏了許久的圖卷終于開始在眼前鋪陳開來,深重絢爛。
“這兩句里提到的扶桑,就是青銅神樹的原型”,齊洛望向鏡頭,語氣篤定的說道。
“至于原因,則是因為二者之間有許多地方可以完美吻合,接下來,我帶大家一條一條的看!”
他如此說著,再一次離開木椅,徑直走向房間角落里的青銅神樹。
“這一尊,除了高度之外,與三星堆博物館中出土的青銅神樹毫無區別!為什么說它的原型是扶桑樹呢?首先,看造型!”
“扶桑樹造型最大的特征,就是《山海經》中寫出的那三個字——【皆載烏】,也就是說這棵樹的每一根樹枝上都承載著一只三足烏!”
“而這一點,恰恰與青銅神樹的現存造型一模一樣。青銅神樹共三層九枝,每一枝的枝頭上都有一只神烏!不信.......請細看!”
鏡頭,迅速給了青銅神樹一個特寫,觀眾們也紛紛屏住呼吸觀察起來。
齊洛說的沒錯,眼下這棵帶著銅綠色的巍峨神樹每個枝頭上,的確停著一只鳥,如假包換。
巧合?
依舊無法徹底相信這個觀點的他們,腦海中第一時間蹦出了這兩個字。
“除了枝頭載有三足烏之外,青銅神樹與扶桑樹在造型上的第二個相同之處,是【同根偶生】的特殊形態!”
同根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