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殿下卻將目光牢牢盯著燕王,卻對秦、晉二王視而不見呢?”
“前些時日,殿下遭遇刺殺,依貧僧之見,秦、晉二王的嫌疑,也是最大的。”
因為他們兩個人,會死在老朱的前面啊!
那還擔心什么呢?
老和尚就算再精明,也算不到這一點。
故而才會疑惑。
不過,刺殺自己的這筆賬,確實要算一算。
楊士奇勸他以大局為重,先利用刺殺之事,扳倒朱允炆再說。
可如今楊士奇的謀劃已經成功,只需等待時日,就能看到效果。
那刺殺之事,他也可以追查一二了。
只是這件事,不能太操之過急。
等等!
朱允熥突然之間腦海內驚芒閃過。
不對!
自己穿越過來,一定會產生蝴蝶效應。
那秦王、晉王,還會在老朱駕崩之前,就先離世嗎?
答案是不一定!
也許世界線早就變了。
一切都不一樣了!
若這樣的話,自己一直忽略兩人,可就犯了不小的錯誤。
之前有點先入為主,太過于想當然了。
總認為歷史的軌跡不會改變。
但如今想來,從自己穿越的那一刻開始,歷史不就已經變了嗎?
怎么還能認為其仍一絲不變呢?
想到這里,朱允熥驚出了一身冷汗,道:“大師說得極是,我此前確實是太過于忽略秦、晉二王了。”
姚廣孝一直在看他,看到他臉上神情變化,不禁又深深疑望了一眼,卻沒有再追問原因,道:“朝堂的事,若那些官員們只是鬧,倒是好辦,都殺了便是。”
“但貧僧真正擔心的,還是政務的問題。”
“殿下畢竟是初涉朝政,諸多事務,都不甚清楚。”
“要詳細了解其中的種種關竅,尚須時日。”
“但殿下一旦出手,他們就不會再給殿下任何時間。”
“奏章必然如潮水般的蜂擁而上下。”
“平常的事情倒還罷了,貧僧亦可以協助殿下處理。”
“真正麻煩的,還是一個“錢”字。”
“治國之要,首在理財!”
財政問題,稅賦問題,永遠都是一個國家最核心的問題。
沒有錢,便什么事都辦不成。
軍隊要軍餉,官員們要俸祿,還有修路,河工……凡此種種,皆離不開一個“錢”字。
他此前一直在思索此事。
朝中的其他事,都好說。
官員不聽話,陰奉陽違,殺了換一批就是。
唯獨財政稅賦,專業性極強,里面能做手腳的地方也多,處理起來會非常麻煩。
朱允熥沉聲問道:“大師對此有何高見?”
姚廣孝佛眸微閃,平靜道:“財稅之事,繁鎖無比,貧僧本來以為,此事還須徐徐圖之。”
“不過,吳王殿下既然連復式記賬法都發明出來了。”
“那依貧僧之見,不如干脆快刀斬亂麻,釜底抽薪!”
“此事必須要下手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老和尚輕輕吐出了兩個字:“封賬!”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