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聽到朱允熥的第一句話,還以為他要拒絕,正想著要再如何激他。
沒想到,朱允熥后面卻主動應承了下來。
這可真是太好了。
此子抄了一首詩詞一幅對聯,就真以為自己有才了嗎?
自欺欺人之輩,今日便讓他露出真相!
思索間,已有書吏備好了筆墨。
朱允熥并不提筆去寫,而是由書吏謄錄。
酒樓內安靜下來,眾人都想聽這位被大明朝廷吹得神乎其神的少年天才,究竟會寫出什么樣的詩詞。
畢竟,在此之前,朱允熥只在朝堂上寫過一首詞。
而那首詩,還涉及大位之爭,影響重大,很難說沒有任何黑幕,是否早就提前請別人提前寫好了。
凡是涉及這種事關天下根本的大事,人們都會很自然而然的往陰謀上去聯想。
至于后面的那幅對聯,更是皇帝陛下在內廷里傳出來的,究竟是不是別人代作,在讀書人中,也極富爭議。
有不少人便認為,那根本不是吳王所寫。
今日能親眼目睹吳王當場題詩詞,便能解開許多人心中的疑團了。
無數道目光聚集下,朱允熥緩步走到窗前,伸手打開窗戶,眺望長江。
此時斜陽正西,漫天金鱗,遍灑長江。
他迎風而立,念出了第一句: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方孝孺心中驟然升起一股不妙的感覺。
莫非吳王真有驚世詩才不成?
不,不會!
才剛開頭而已。
雖也勉強算是不錯,但后面必定狗尾續貂。
心念方起,便聽朱允熥又繼續念道:
“是非成敗轉頭空。”
方孝孺的心,再度咯噔了一下。
未及有任何思緒,又聽到了聲音響起。
朱允熥竟似是文思泉涌,不假思索,詩詞如信手拈來。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方孝孺的臉,刷地一下,變得慘白無比。
場中眾人也皆是屏住了呼吸。
實難相信剛才這幾句詩詞,竟是出自一名十幾歲的少年之口。
而這位少年,還是當今吳王殿下,大明的監國。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朱允熥緩緩念出。
方孝孺只覺一陣陣口干舌噪。
他自幼飽讀詩書,對詩詞文章自是熟悉無比。
雖然方孝孺素來以明王道,致太平為己任,并不專精于詩詞文章,可基本的功底,卻是絕不會缺失的。
甚至還是作詩寫文的高手,所寫的文章,被天下讀書人爭相傳誦。
要不然,也不會有如此之高的名氣。
正因為如此,方孝孺比誰都更清楚,七步成詩只是傳說。
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這才是真實的現狀。
要知道寫這兩句話的作者賈島,可是被韓愈尊為“天恐文章渾斷絕,更生賈島著人間”的曠世奇才。
連這等人物都不免發出這樣的感慨,更別論尋常的文人騷客了。
可朱允熥竟然在須臾間,就吟出了如此詩詞。
這當真是一名少年該有的才學嗎?
在方孝孺與場中眾人滿臉的不可置信神色中,朱允熥隨手拿起桌上的酒壺,往口中倒酒,同時高聲誦道:“一壺濁酒喜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