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天下文章一大抄。
編教材嘛,其實也一樣。
這里查點資料,那里抄一點,一本教材就編出來了。
可這里是大明,他不僅查閱不到任何有價值的資料,甚至身旁連一個能與之討論,幫助他發現缺陷和漏洞的人都沒有。
僅憑借零散的記憶,將曾經學過,現在已經歸還給老師的知識,全部整理一遍,再編寫成知識系統齊備完整的教材,是一個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反復思考之后,朱允熥覺得,與其自己一個人冥思苦想,不如將“科學”的思想帶入大明。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讓天下學子得到一次思想上的洗禮,從而使其中一部分人跟著踏入科學的世界。
歐洲能誕生牛頓這樣的人物,大明也一定可以!
所需要做的,只是解放學子們的思想,幫他們打開新世界的大門。
在此之前,朱允熥已經做了許多鋪墊,時機已接近成熟,今日便是點燃這把火的關鍵時刻。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為了讓監生們能更好的聽懂,他直接引進了儒家格物致知的觀念。
事實上,這也是歷史上清末洋務運動時對“科學”通行的說法。
格物即窮究事物的道理,從這一點說,與科學確實是相通的。
問題是,千百年來,儒家學者都將格物往人文哲學上引,而不是從往自然科學上面發展。
即用自然現象為自己的觀點背書,而不是去分析自然現象背后的科學原理。
一聽到“格物”兩個字,臺下眾人果然一個個盡皆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
畢竟,程朱理學同樣強調格物致知,他們自然熟悉無比。
只是不知道,太孫殿下的“科學”,與程朱理學,又有何不同?
朱允熥淡淡一笑,向外面揮了揮手,立即有侍衛帶進來一臺滾筒式油印機。
他笑問道:“大家應該見過此物吧?”
“見過!”監生們紛紛回答。
時至今日,滾筒式油印機的生產數量已極多。
國子監身為大明的最高學府,也早就配備了滾筒式油印機。
用于給學生印刷一些教習的講義,或其他學習資料。
國子監的教習們,都對此物贊不絕口,認為這是“神器”。
因為用滾筒式油印機印刷書籍,講義,實在是太方便快捷了。
這是以前不敢想象的事。
由此亦可看出,發明滾筒式油印機的太孫殿下,是何等天才橫溢了。
此際朱允熥一說起來,眾人亦皆是紛紛露出崇拜之色。
“太孫殿下發明此物,功莫大焉,縱千秋萬載之后,史書上仍會重重記上一筆。”有監生奉承道。
朱允熥以手示意大家安靜下來,緩緩道:“本宮能發明出滾筒式油印機,正是格物致知的結果,亦是科學的精妙所在。”
轟!
這句話便如一道驚雷,在眾人腦海內猛然炸響。
一時間,所有人都驚得目瞪口呆,滿臉寫滿了難以置信之色。
格物致知他們都知道。
但是,通過格物致知,發明出滾筒式油印機,這……這……這未免也太不可思議了吧?
朱允熥卻并不急著解釋,又接著道:“水泥,想必你們也都見過了。”
前不久,國子監里面的一處廣場,用水泥修建了一塊地,供監生們課余活動。
此事在國子監內激起了極大的反響,監生們對此都驚奇不已。
不少人還寫了文章,探討水泥。
這當然也是朱允熥的有意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