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學子們接觸新鮮事物,以此來刺激他們。
“水泥亦是本宮格物致知,再運用科學之方法,與工匠們一起研究出來的。”
“你們不用覺得奇怪。”
“本宮今日所講的科學,正是一門窮究事物至理與本質的學問。”
“誰若是掌握了這一門學問,誰就能運用它,發明各種新的東西,或改進已有的器件。”
“比如說,跑得更快的馬車,或是不需要馬拉人推的木牛流馬。”
“比如說,耕田更得更快的器具。”
“再比如說,能讓糧食畝產量增加兩倍的法子。”
“這些都能通過學習科學,窮究事物至理來實現。”
“這正是科學的精髓所在。”
朱允熥侃侃而談,當然也結合了一些必要的“改進”,以便“科學”兩個字更易于為世人所接受。
“科學,實際上自古即有。”
“燧人氏鉆木取火,神農嘗百草,種五谷,倉頡造字,嫘祖養蠶織帛,有巢氏構木為巢。”
“他們所運用的,都是科學。”
“及至后來,古賢盡去,科學則慢慢失傳。”
“再往后世懂科學的,僅有魯班、墨子等寥寥數人。”
“故而,在他們的手中,有了許多傳之萬世的發明。”
“圣人之學包羅萬象,‘格物致知’乃是其中至關重要的學問,亦為科學。”
“然后世學者,流于表明,不深究其理,清談而誤學,反使科學失傳,可謂是數千載以來,最大的憾事。”
朱允熥目光從眾人身上緩緩掃過。
無論是國子監的官吏,教習,還是監生,此際都已是震撼萬分。
學會了科學,就能發明出能夠流傳萬世的東西?
世間竟有如此神奇的學問?
他們的第一反應是不相信。
在他們看來,那些發明都是上天所賜,假手于人,傳之于世間。
但太孫殿下卻告訴他們,那是科學。
而太孫自己,正是因為學了科學,才能發明出滾筒式打印機,水泥等神物。
難道這是真的嗎?
一時間,所有的人都陷入了極度震驚之中。
雖然讀書人看不起工匠,認為“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但并沒有人會看不起魯班這樣的祖師爺。
對于一個行業的開創者,讀書人還是會給出極大的尊敬。
同樣。
若是能發明一件改變千千萬萬百姓生活的工具,也沒有一個讀書人會拒絕這樣的機會。
因為這是會載入史冊的。
青史留名,光宗耀祖!
這是多少讀書人的夢想!
哪怕不是因為“代圣立言”而青史留名,但管他呢,總比默默無聞好千倍萬倍。
相比讀書做官,對他們的吸引力也更大!
“學以致用!”
“大明需要用之于百姓,用之于天下蒼生的學問。”
朱允熥振聲道:“本宮今日重開科學一門,便是為此。”
“本宮能發明滾筒式油印機、水泥,本宮相信你們當中的許多人,一旦掌握了科學,還能發明出更多更好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