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錢經商的商人,也有了本錢。
一舉數得。
楊士奇隱隱覺得,影響恐怕還遠不止如此。
不過,他暫時還想不到更多。
……
“銀行的潘多拉魔盒,終于打開了!”
東宮,朱允熥走在湖邊,輕聲自言自語。
之前的大明銀行,僅僅大量吸收存款,放貸只放給了大明朝廷。
嚴格來說,還不能稱之為銀行。
只是一個供大明朝廷集資的機構。
唯有向民間放貸,才算是真正的銀行。
朱允熥一直不急著邁出這一步。
一是為了防止在銀行信譽還沒有建立起來的時候,發生擠兌風險。
百姓們聽說銀行要放貸,擔心自己的錢不安全,因而都來取錢。
同時,他也很清楚,銀行放貸所帶來的深遠影響。
金融業的發達必然帶來商業的繁榮。
銀行本身的貨幣放大功能,又會使社會上流通的錢變多,從而帶來一系列的改變。
大明將很快從農業社會跨入商業社會。
社會形態的迅速變化,將給原來統治帶來巨大的沖擊。
官僚機構就必須做出相應的變革,以適應統治的需要。
這對許多統治階層來說,是不愿意看到的。
畢竟,統治階層永遠是最希望穩定的階層。
萬古不變,才是他們心目中最好的社會。
但這卻是朱允熥所希望看到的。
從加征商稅,懲治逃稅的豪紳,放開經商限制,再到銀行放貸……
這其中一環扣一環,都在他的計算之中。
若是驟然提出放開經商限制,必然遭到朝堂上絕大多數官員的反對,老朱也不會支持。
但有了前面的輿論做鋪墊,高舉打擊皇親國戚逃稅和豪紳壟斷市場的大旗,朝堂上聲量最大的清流們就不得不支持他了。
清流們一支持,其他官員也只能跟著附和。
于是,放開經商限制的障礙,就此挪開。
日后老朱問起來,他也有話答復。
畢竟滿朝文武都同意,可不是他一個人一意孤行。
等形成了趨勢,自然有利益階層支持。
有繁榮的商業,再加科學思想的傳播,大明這艘船,正揚帆啟航,駛上遙遠的未知海域。
“太孫殿下,救命啊!”
正當朱允熥展開暢想的時候,耳邊突然傳來了一道凄厲的慘叫聲。
緊接著,熊孩子朱高煦的身影映入眼簾。
后面還跟著另一道身影。
“我讓你守護大明國法!”
“我讓你當大明的包青天!”
“我讓你逞能充好漢!”
“今天不打死你,我就不是你爹!”
朱棣手中拿著一根棍子,一邊罵,一邊追。
朱高煦則在前面拼命跑。
一邊跑,一邊喊著“救命”,正向他這邊奔來。
朱允熥見狀,不由得啞然失笑。
當下走上前去,攔住朱棣道:“四叔這是怎么了,咋就發這般大的火氣呢?”
熊孩子見到有人來幫自己,膽氣頓時壯了起來。
“太孫殿下,快來評評理。”
“我懲治違法的皇親國戚,可是得到了朝野上下的一致好評,大家都夸我是大明的包青天呢。”
“我那么做,都是為了維護大明的國法尊嚴,為了咱大明江山能千秋萬代。”
“結果我爹爹不但不表揚我做得好,反而責怪我不該那么做,簡直是豈有此理。”
“我爹爹他就是黑白不分,是非不明。”
“他愧為大明的王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