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個時代的信息交流太少,黃子澄并不了解倭國的具體情況。
在他看來,少量從倭國流浪出來的倭寇,都能攪得大明沿海難以安寧,如果倭國能出動大規模的軍隊,那……
逼迫皇帝陛下廢掉朱允熥,改立朱允炆為儲君,也未必沒有可能啊!
一念及此,黃子澄心中激動起來了。
“下官以為,我大明應出兵征討倭國!”
他站出列說道。
場中眾人都詫異的望向黃子澄。
沒想到他竟然會力主出兵。
“呂妃娘娘一手將太孫殿下撫養長大,如今呂妃娘娘滿門遭戮,不報此仇,太孫殿下枉為人子!”
“太孫殿下乃是我大明儲君,大明未來的皇帝。”
“太孫殿下之恥辱,即是我大明之恥辱。”
“此仇不可不報!”
黃子澄振聲而語。
朱允熥用略帶奇怪的眼神,望了他一眼。
黃子澄接著道:“出兵倭國,畢竟非同小可。”
“下官以為,還是應先遣使前往,逼迫倭國交出殺呂氏一族的兇犯,并承諾約束其民其兵,永不再犯我大明邊疆。”
“如若倭國不同意,到那時,我大明再發兵不遲。”
朝堂上安靜了下來。
眾人皆是你看我,我看你。
半晌,才有人出言道:“十多年前,皇帝陛下曾經派使臣前往倭國,要求倭國取締倭寇,可使臣卻反被倭人所殺。”
“如今再派人前往,又有何意義呢?”
黃子澄反駁道:“那時候我大明初平天下,統一未久,國力尚且不強,倭人自是不害怕。”
“如今經過多年的治理,大明國富兵強,倭國的國王必定會慎重考慮的。”
“你們若是害怕,我愿意當使臣,出使倭國。”
“倘或能憑借三寸不爛之舌,便令倭國臣服,自是更好。”
“如若被殺,那時朝廷再出兵也不遲。”
他心中暗暗謀算,只要自己奪得了使臣之位,等見了倭國國王,怎么和他說就是自己的事了。
眾官員聞言,都沉默不語。
朱允熥再度深深望了他一眼。
目光深邃,仿若早已看穿他心中所想。
“好!”
“勇氣可嘉。”
“既然如此,本宮就封你大明使臣,令你出使倭國。”
“不過,僅以三個月為限,若三個月之內,倭國還不交出兇犯,那就休怪本王不客氣了。”
黃子澄頓時喜出望外,忙拜道:“下官定竭盡全力,不辱使命!”
朱允熥從上方的座位站了起來。
一揮手,立時有幾名太監上殿,呈上來一副巨大的地圖。
他目光緩緩掃過下方眾臣,沉聲開口。
“倭寇為害我東南沿海多年,所行暴虐之罪無數,罄竹難書,百姓深受其苦。”
“如今更是屠戮我母妃呂氏一族,若不蕩平倭寇,我有何面目為人子?”
“今雖派出使臣前往倭國問罪,但如今已在沿海的倭寇,卻只能出兵蕩平。”
“本宮決定,親自率兵出海,蕩平沿海的倭寇。”
他伸手指著地圖上的臺灣,道:“自寧波至東番一帶,海上島嶼無數,皆可能成為倭寇藏身之處。”
“本宮要自長江出兵,收復沿海大小所有島嶼,直至東番,澎湖列島,令倭寇從此再無處匿蹤。”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