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也曾經看過那些書籍。
但真正到實踐的時候,才發現完全抓瞎。
書上寫得太簡單了。
實際情況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
很多東西,在書上都找不到答案。
而能與書上所記載的內容嚴格對照起來的現象,他觀察半天,啥也沒有發現。
此時才想起朱能和張輔都是久經沙場的將領,或許能看出一點端倪。
“據卑職的觀察,島上的倭寇人數,大約在三千人左右。”朱能搶先道。
“應該是二千八百到三千三百之間。”張輔補充了一句。
這都能看出來?
還看得這么準?
朱允熥臉露震驚之色,問道:“何以見得?”
張輔和朱能迅速給出了自己分析依據。
從營寨里面的哨兵數量,房屋分布,乃至出來活動的人員……等等。
甚至連倭寇的作戰素養,營寨的堅固程度,攻防的弱點,要如何布置進攻,才能最容易突破,又最大程度的減少己方傷亡,兩人都做了詳細闡述。
朱允熥只覺如聽天書,又有茅塞頓開之感。
久經沙場考驗的將領,就是不一樣。
他暗暗慶幸自己帶了他們兩人出來。
還真是帶對了。
說完之后,張輔和朱能都眼巴巴望向朱允熥。
兩人哪里能想到,眼前的太孫啥也沒有看出來,還以為是太孫殿下之所以詢問,是在考驗自己兩人。
以太孫殿下之能,肯定看出了更多的東西。
兩人一面寄望著自己的看法能被太孫殿下肯定,一面又想著太孫會不會給出更多的指導呢?
不料,朱允熥對他們所說的內容,根本不置可否,畢竟他自己根本不清楚,如何評判他們的對錯呢?
想來兩人皆說得頭頭是道,應該是錯不了的。
轉而笑問道:“燕山軍中,能似二位一樣,輕易看出敵軍虛實的將領有多少呢?”
張輔微微沉吟,沒有立即作答。
朱能是直性子,大咧咧道:“一般的將領,哪有這樣的能力!那都是一群沒用的廢物。”
朱允熥心中松了一口氣。
若隨便一個將領,都有這樣的本事,那未免也太離譜了一些。
顯得他倒是成了笨蛋了。
朱能和張輔能歷史上留下名聲,以軍功一步步爬升上去,自然非尋常將領可比。
兩人此時都已經二十幾歲,該有的能力,其實都已經全部具備。
所需要的,僅僅是立戰功的機會罷了。
張輔接言道:“若沒有太孫殿下的望遠鏡,也觀察不了那么仔細,僅憑粗略遠看,卑職只能看出倭寇數量在一千人到五千人之間,營寨的弱點更是全然瞧不出來。”
“能看得這般仔細清楚,還是全仗太孫殿下提供的神器。”
朱能也連忙道:“對,全仗太孫殿下的神器,不然就只能去近觀,才能瞧得分明。”
后世由于空氣污染的緣故,空氣中的灰塵和各種顆粒物數量非常多,能見度不高。
即使拿著最先進的望遠鏡,看太遠的地方仍然十分模糊。
在這個時代,沒有啥空氣污染,天空透明無比,能見度奇高,才能真正發揮望遠鏡的威力。
“太孫殿下,這股倭寇勢力不弱,必是浙江沿海一帶的倭寇老巢無疑了。咱們這點兵力,要剿滅他們,只怕不易。”
張輔建議道:“咱們戰艦眾多,又皆是大船,倭寇的小舟無非與我等在海上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