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的時候,許多土著部落還有些害怕,擔心大明軍隊胡作非為。
只是迫于槍支大炮的威力,才不得不臣服。
但后來隨著時間的推移,發現大明軍隊真的對他們秋毫無犯,僅僅打擊海盜和倭寇,便漸漸徹底改變了態度。
甚至馬和所率領的陸戰隊還沒有前往,那邊聽到消息后,便已經主動派人前來迎接。
更有許多部落向他們報信,提供強盜和倭寇的據點所在之地。
以大明海軍陸戰隊的戰力,對付這些強盜和倭寇,自是不費吹灰之力。
更別說還有土著部落的支持和配合了。
就這樣繞著寶島而行,一路皆是望風而降,傳檄而定。
到了南部之后,海軍才前往澎湖列島,剿滅盤據在海島上的倭寇。
……
金陵城。
黃子澄還是坐上了前往倭國的船。
畢竟,封他為使臣的命令早已下達,他已經沒有退路,必須得前往。
其次,黃子澄還是不死心。
小股倭寇可能被朱允熥所率領的海軍剿滅,但若是倭國派大軍前來呢?
或許未必不能翻盤!
對于他的離去,并沒有太多的人注意。
此時的朝堂上,正因為朱允熥從前線傳來的幾道命令而爭得面紅耳赤。
第一道命令是沿海附近的衛所不得再固守海岸,要主動出擊,去海上巡邏,緝盜。
第二道命令則是開放海禁,允許百姓從事海上貿易。
要知道,這兩道禁令,當初都是老朱親自下的。
而今放開,自然不是小事。
朝堂上反對的人很多。
明初的吏治,大體上還是比較清廉的。
老朱的高壓統治下,尋常官員也不敢隨意貪污受賄。
但衛所駐軍,卻是一個例外。
在朱標去世之前,老朱其實極少對軍中將領用屠刀。
這個時候的軍中將領,許多人皆是有恃無恐,膽大妄為。
在他們看來,皇帝陛下懲治貪官污吏,針對的都是文官。
與他們武將沒什么關系。
老朱為什么要下令衛所軍不許派船出海巡邏,緝私緝盜?
難道老朱不知道這樣做會使得大明軍隊處在極為被動的境地,等于自縛手腳和倭寇作戰嗎?
作為打了一輩子仗的人,老朱又怎么可能連如此淺顯易懂的常識都不知道呢?
但還是那句話,兩害相權取其輕。
老朱很清楚衛所駐軍的尿性。
真要讓他們下海巡邏,緝私緝盜,那恐怕衛所駐軍自身,就會成為最大的走私者,最可怕的強盜!
海防由他們監管巡邏,他們走私誰又能監管呢?
天高皇帝遠。
沒人監管得了。
不如干脆禁止他們出海。
如此一來,他們就算想走私牟利,也無能為力。
駐軍在陸地上,只等倭寇一上岸就進行剿滅,還能起到威懾的作用。
如今若是讓他們去海上巡邏,衛所駐軍借此打著緝私緝盜的名義,大規模走私甚至去海上做強盜,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