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軍仍在繼續擴招。
按照朱允熥的計劃,下一步,新軍要擴充到六萬人。
不過,這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事,只能慢慢進行。
他本來就有勛貴將領的支持。
此前那些勛貴將領還將他視作不懂事的少年,可隨著時間的推移,朱允熥在朝野的威望越來越高。
特別是擔任大明軍事學院院長,又親自領兵出征,有了赫赫戰功之后,再也沒有人敢用從前的目光看待他。
大明戰神之名,已經得到了諸多將領的一致公認。
這其中,除了朱允熥本身戰績輝煌,能力超群之外,《大明日報》不遺余力的宣傳,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謊言重復一千遍就是真理。
這句話未必正確。
但如果不是謊言,而是稍微進行了一些夸大和美化的“真話”呢?
很多時候,人們在第一次聽到某個人如何厲害的時候,會不以為然。
第二次聽到的時候,甚至有些反感。
第三次聽到的時候,會一笑而過。
……
第十次聽到的時候,漸漸就麻木了。
……
第五十次聽到的時候,慢慢心理也生出了一些認可。
等到了第一百次,第二百次……第一千次聽到,就會產生那是真理,那個人真的很厲害,并堅定不移的認定這一切。
因為人的大腦,會在一次又一次的印象強化中,逐漸形成固定的認知。
一旦認知固定下來,在這之后,哪怕有人拿出鐵的證據,證明之前所有的一切都是謊言,大腦也會本能的拒絕,仍然相信以前的“謊言”。
因為人要改變固化認知會造成思維混亂和情緒沖突,會使人很痛苦很難受,會本能的抗拒。
反而會尋找理由,說服自己,自欺欺人的告訴自己,從前的“錯誤認知”都是正確的,我不需要改變認知。
這就是宣傳的最大意義。
通過一次又一次的反復宣傳,固化人的認知。
無論對還是錯,經過無數次宣傳之后,都會讓許多人認定,那是正確的!
世界能自我調整大腦固化認知,不受反復宣傳影響的人,永遠是鳳毛鱗角。
改變一個人的認知,需要漫長的時間。
朱允熥作為“大明戰神”“軍神”的形象,經過反復無數次宣傳以后,已逐漸深入人心。
此時的他,哪怕仍是一幅少年模樣,看上去有幾分稚嫩,天真善良,人獸無害,在眾人的心中,卻不怒自威。
自然而然的將他與殺人無數,所向披靡,戰無不勝的戰神聯系起來。
這也令朱允熥在朝野的威望,不斷提升,達到了一個全新高度。
這種威望的好處是,它本身就會帶來權力和朝局的穩定。
哪怕眼下大明因為各項改革迅速推進而顯得有些混亂,但也沒有人認為,有誰可以挑戰大明朝廷的權威和太孫殿下的權力。
這些年以來,老朱雖然大權在握,在朝堂上說一不二,但實際上,民間老百姓的起義,從來就沒有中斷過。
洪武年間是大明往后兩百年,百姓起義最多的年代。
最主要的原因是,天下初平,民心未定。
仍然有許多人心中蠢蠢欲動,并不認可大明一定是天命所歸,能統治華夏很多年。
這是任何新成立的王朝,都難以避免的。
統一天下,并不是完成形式上的統一就夠了。
要讓人心統一,讓人們從心底里認可王朝的統治,往往需要一兩代人的時間。
任何一個新建立的王朝,都需要三五十年,才能真正進入人心穩定期。
朱允熥利用《大明日報》的反復宣傳,大大加快了這一進程。
時至今日,大明境內基本上再無人質疑大明王朝的統治權威。
連帶著原來零零散散的民間起義造反,也都消失不見了。
雖然由于改革涉及自身利益問題,引發矛盾和沖突不少,但并沒有人敢真的造反,因為宣傳的深入,百姓們都認可了大明的正統地位。
除了前往大明軍事學院,穩定將領的人心之外,朱允熥將自己剩余的精力,都放在了《科學》學術期刊上。
隨著時間的推移,《科學》期刊正不斷給他帶來更大的驚喜。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