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身之后,才猛然醒悟。
那是人家倭國的事,又不是大明治下,實不必這般情緒激動。
一念及此,又癢癢坐了下去。
早餐店老板被老朱突如其來的舉動嚇了一跳,不明白他為何突然暴起,只覺那一刻,有凜冽殺氣,撲面而來,竟驚得早餐店老板有些神魂失守。
好在對方瞬息后又恢復了平靜,方心有余悸地問道:“老先生剛才為何動怒呢?”
老朱長吁了一口氣,道:“我這人再聽不到這等事,著實生氣了。那些不顧百姓死活的官員,他們怎么還有臉高高在上,牧民治國?他們就應該被剝皮抽筋,千刀萬剮,再下十八層地獄,從此受盡萬般折磨,永世不得超生!”
早餐店老板翹起大姆指道:“老先生還真是性情中人,嫉惡如仇,令人欽佩。”
“不過,咱們是各掃門前雪,只管咱大明自己能吃上飯就行了。”
“別人家的事,咱就別操太多心啦。”
“再說了,那些倭國人可不是什么良善之輩。”
“當初,他們的武士來我大明沿海當倭寇,對我大明百姓燒殺搶掠,也不知犯下了多少罪行,如今也是活該有此一報。”
老朱笑道:“你這話說得倒有道理,善惡到頭終有報。想起倭國人曾經犯的罪行,這還真是他們的報應。”
他又好奇問道:“不過,倭國將糧食賣給我大明,總得從我大明進口一點東西吧?要不然,倭國那些貴族圖什么啊?”
早餐店老板喝了一口茶,笑道:“倭國從咱們大明進口的商口,主要是織品和書籍。”
“咱們大明制造局的紡織技術高超,織出來的東西,很受倭國貴族喜歡。”
“不過,織品出口受朝廷的管制,不許出口太多,要留著給咱大明百姓做衣服穿呢。”
“價格倒是賣得很高。”
“還有大明出版的書籍,更是被無數倭國人追捧。”
“《大明日報》在倭國也很是暢銷呢。”
“倭國的文字,都是從咱們華夏這邊學過去的,他們也能看得懂《大明日報》。”
“他們對《大明日報》上刊登的‘三國演義’,還有‘洪武大帝傳奇’,以及關于太孫殿下的傳奇故事,都特別喜歡。”
“聽說,在倭國,還有很多人將咱大明的洪武皇帝和太孫殿下當神明敬拜呢。”
老板說起這些事,一臉興奮,喝了口茶后,又道:“其實倭國給大明出口的,不只有糧食,還有白銀,銅器,以及硫磺等等”
“算起來可多呢。”
“倒是咱大明出口給倭國的商品不多,只是價格賣得很貴。”
“只不過,那些東西,大多應該都運到金陵城去了。”
“最近是秋收季節,才一船一船往大明運糧。”
“說起來,咱大明也不缺糧啊,真不知道進這么多糧食干嘛。”
他搖了搖頭,道:“罷了,這也不是我一個小老百姓該關心的事。”
老朱心念微動。
看來那個‘逆孫’,已經察覺到大明繁華盛世下潛藏的糧食問題了,才會這般拼命地從倭國運糧到來大明。
一天幾百萬斤糧食,手筆真的很大啊!
只是不知道,這能持續多久。
“進這么多糧食,咱大明僅靠少量織品和書籍就能換回來?”老朱對此明顯有些疑惑。
倭國輸送給大明的東西很多,但大明出口給倭國的商品卻很少。
這貿易一點都不平衡啊,是怎么維持下去的呢?
早餐店老板笑了起來,臉上露出一絲略帶古怪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