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再度給老朱的茶杯倒茶,又給自己滿上,方道:“咱們大明還向倭國出口一樣東西,那便是新版大明寶鈔!”
老朱的神情瞬間凝滯。
“大明寶鈔才是倭國人最喜歡的東西。”
“倭國人愿意拿白銀,銅,硫磺,乃至糧食來換取大明寶鈔。”
早餐店老板笑道:“咱們大明根本不需要向他們出口任何商品,只要拿著朝廷印出來的大明寶鈔,想在倭國買什么,就能買什么。”
“在倭國,大明寶鈔就是硬通貨,比啥都好使。”
“眼下是朝廷在向倭國買糧食,那朝廷還會缺少大明寶鈔嗎?”
“所以啊,這倭國的糧食,隨便買啦。”
這段時間,老朱一直在刻苦鉆研“經濟學”,也逐漸弄懂了國家印鈔背后的原理和機制。
倭國竟然任由大明寶鈔成為其自己國內的硬通貨,任由大明寶鈔去倭國購買商品,這豈不是其國民經濟命脈,都送交給大明控制了嗎?
咱那個乖孫子……哦,不,是那個‘逆孫’,還真有些手段啊!
以前總想著,海外之地,太過遙遠,往來不易,統治不便。
不能帶來任何實際利益。
可現在看來,根本不是這么回事啊。
一戰將倭國打敗,便能源源不斷的撈取利益……
光是這些糧食,便是以前無法想象的。
離開早餐店,老朱返回住處。
剛一進酒樓,但見到一名穿著郵差公服的人,正在等著他。
“敢問您是朱先生嗎?這里有一封您的信。”
郵差從身后背著的袋子里拿出了一封信件,遞了過來。
老朱怔了一下。
目光落在信封上,見上面果然寫著“朱先生”收,而地址則正是他們住的酒樓。
再往下,便看到信封上的寄信人一欄,赫然寫著大明科學期刊編輯部,方醒悟過來,接過信,回到住的客房里面。
他坐到桌邊,隨手撕開信件,看了起來。
看著看著,老朱的臉色驟然大變。
越看神色越是震驚,連呼吸都變得粗重起來。
忽然。
他猛地一拍桌子,高聲道:“好啊,說得真好!”
吉垣不明究竟,連忙問道:“陛下,什么好啊?”
老朱卻不理他,又接著往下看。
不一會兒,老朱再度拍桌,興奮萬分。
“條條在理,字字珠璣,句句切中要害,此人真可謂是千古奇才。”
……
看完之后,老朱贊嘆不已:“想不到咱們大明《科學》期刊,竟還有如此人才。”
“不僅對大明眼下的狀況,所面臨的問題,皆了如指掌,信中的解決之法,亦有若醍醐灌頂,令人眼前一亮。”
“這等奇才,天下罕見,縱是朱升、劉伯溫再世,亦不及他遠矣。”
這封信一開篇,先是向他問好,說是拜讀了朱先生的來稿,大受啟發,隨后又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分析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