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為何陛下看了信,竟這般激動。
這時,老朱已在一旁喊道:“快,給咱準備文房四寶,咱要給他回信。”
自從上次寄出信稿后,又經過這段時間的觀察,老朱對經濟運行的知識,又有了新的認識。
看到“朱孫”的信,更是只覺如撥云見霧,觸類旁通,許多道理都通了,懂了,明白了。
對待“朱孫”,便有若是看到了“人生知己”。
經濟學是全新的科學,整個大明,恐怕也沒有什么人在研究這門學問。
此刻的老朱,心中有無數想法,定要向這位“朱孫”一吐為快。
“是!”吉垣連忙應聲,手忙腳亂的給陛下準備筆墨。
老朱提起筆,醮了醮墨,刷刷寫了起來。
寫完之后,他又細細看了一遍。
這一回,落款沒有再署“朱元璋”的大名,而是只落了一個“朱”字。
至于上次寄信時的落款……
當時一揮而就,也沒甚在意,想來應該也是一樣了。
要不然,對方何以稱呼自己為“朱先生”呢。
老朱將信稿收好,交給吉垣,道:“將此信寄去金陵的《科學》期刊編輯部。”
“不過,這次不要讓編輯部收信,直接寄給一個叫‘朱孫’的人便好。”
聽說《科學》期刊編輯部有不少編輯,老朱唯恐信不能寄到同一個人手中。
吉垣神色不由怔了怔。
只聽老朱一臉得意,道:“咱在無意中,又幫大明發現了一個驚世奇才,可堪重用,可堪重用啊!”
吉垣忙道:“能得陛下這等夸贊之人,必是蓋世大才。既是如此,是否寄信給朝廷,將此人提拔?”
老朱卻搖了搖頭,道:“也不必急于一時,咱先和他通通信,再仔細考察一番。”
“等咱年底回了金陵,便親自去一趟《科學》期刊編輯部,見見這個‘朱孫’,到那時候,再提拔他也不遲。”
他腦海中已經浮現出“朱孫”見到自己時的震驚場景。
若讓那個人知道和他書信往來的人,乃是大明皇帝陛下,他一定會驚得下巴都地上吧。
還有,之前那個“逆孫”能發掘出姚廣孝,楊士奇這樣的人才。
反觀自己,自從原來追隨自己打江山的人,老的老,死的死,后面提拔起來的人,日漸不如從前。
朝堂無人,豈不是顯得自己作為天子無識人之明嗎?
那便又輸給“逆孫”一籌了。
如今總算有了一個極為難得的人才!
在這方面,還能壓那個‘逆孫’一頭。
讓他知道,爺爺終歸是爺爺!
老朱越想越樂,嘴巴都快要笑得合不攏了。
……
ps:兩章一起發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