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連連揮手,謙虛道:“不能這么比,咱都治國這么多年了,對朝中的事情門清得很,對怎么治國也早就有了經驗,他還是一個小編輯,這么比對他來說,不公平啊!哈哈哈哈!”
他站起身來,負手走了兩步:“咱要好好培養他,給他積累更多的經驗,讓他想得更深更遠,如此將來方能成大器。”
“說到底,咱還不是為了那個不成器的‘逆孫’操碎了心,想著給他留點人聽用。”
吉垣在一旁幫老朱收拾著房間里的東西。
申城酒樓的服務十分貼心,按例每天都有服務員進來打掃房間。
但老朱一行人畢竟不是普通人,又怎么會允許外面的服務員進來呢?
剛一住下,便直接拒了。
隨行護衛毛手毛腳的,不太會侍候人,吉公公也只能自己親自動手。
“說起來,那個‘朱孫’好生奇怪,他提的那些建議,是怎么讓太孫殿下都采納的呢?”
吉垣一邊整理桌上的物件,一邊好奇問道。
“聰明人嘛,總是有辦法的。”老朱笑道:“咱那個‘逆孫’,搞了一個智囊團,以備咨詢政事都。”
“智囊團的人,無品無職,也不是朝廷里面的命官。”
“就是一些《科學》期刊的編輯,制造局的技術專家,國子監的老師,還有大明銀行里研究經濟的人等等。”
“讓這些人寫治國理政的文章,匯篇成冊,再上呈‘逆孫’,以供參考。”
“具體是什么人,都是臨時去通知,得到通知后,他們再寫,限期上呈。”
“這樣做有三個好處。”
“一是集思廣益,采百家之長。他們不是官員,對朝政的看法,也會不一樣。”
“二是以往朝廷官員寫奏章獻言獻策,往往都有自己的利益瓜葛,表面上說得冠冕堂皇,心里其實藏著不可告人的秘密。”
“奏章上寫什么,不寫什么,官員甚至會悄悄暗中商量好,大家一起欺上瞞下。”
“如今聽聽這些不是官員的人的建議,便可以杜絕這種事。”
“三是若軍國大事,皆只問詢大學士,問詢親近大臣,久而久之,他們便會掌控朝廷大權。”
“畢竟,國家的大政方針,實際上都是他們在制定。”
“可君主治理國家,僅憑一人之力,又行不通,必須得有人輔佐,有人能供咨詢。”
“這種隨機挑人的法子,確實很好,可以杜絕大學士掌權,架空君主。”
“據朱孫信中所說,他就是智囊團的成員之一,多次得到讓他寫文章向太孫獻言獻策的秘令。”
“他的這些政國方略,就是這般上呈到咱那個‘逆孫’桌前的。”
“大多都被采納啦。”
吉垣笑道:“太孫殿下真真是聰明,竟然想出了這么絕妙的法子。”
他見皇帝陛下臉色不太好,連忙補充道:“當然,這都是陛下教導有功,太孫殿下是繼承了陛下的龍種,才有這等驚天動地的大本事。”
老朱冷哼了一聲,沒有出言反駁。
吉垣繼續搭話,道:“此人寫文章的建議都被采納,怎么就沒有被提拔重用呢?”
“這世上有人的地方,就有爭斗啊!”
老朱的臉色漸漸變得嚴肅起來:“咱那個‘逆孫’的法子雖好,但挑誰去寫文章,不還是得下面的人去挑嗎?”
“‘朱孫’寫給‘逆孫’的文章,都是以《科學》期刊編輯部的名義寫的。”
“雖然都是他自己想的方法,但呈到上面去,功勞就變成編輯部上面管事的官員,算不到他一個小編輯的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