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清,袁泰,楊靖三人悄悄相互對望了一眼,皆是微微搖了搖頭。
這段時間,朝中的官員不少都給三人托信傳言,希望三人在向太孫殿下匯報黃子澄情況的時候,向其進言早日結案。
可真正面對朱允熥的時候,三人都變得猶豫起來。
這位表面上看起來干干凈凈,臉龐仍略顯稚嫩,像個半大少年的太孫殿下,過去一年,已經創造了太多的傳奇。
對內奪得儲君之位,成立大明銀行,大明日報,執掌大明軍事學院,連燕王朱棣都拜他為師。
對內,財權,輿論,軍權,都被他牢牢抓在手中。
對外,發動戰爭連番獲勝,倭國,北元,彈指間平定。
此前因稅務司的事,不知道激起了何等洶涌澎湃的反對狂潮。
朝中官員皆以為太孫殿下會扛不住壓力,將不得不退讓。
可他不僅扛住了,還同時大刀闊斧的裁軍,改軍制,變革衙門差役制度……他仿佛根本不怕因此而激起天下大亂。
最終結果,天下沒有亂,朝堂上那股山雨欲來的可怕氣勢,反而逐漸消散于無形。
面對官員們排山倒海般的奏章與彈劾,即使是皇帝陛下,也未必能頂得住。
然而,太孫殿下什么都沒有做,不聞不問,默默進行改革,便不著痕跡的化解了。
這才是真正的厲害啊!
與觸怒太孫殿下相比,眼下朝中官員這點要求結案的壓力算得了什么呢?
何況此事太孫殿下還占據著絕對的“道義優勢”。
誰也不敢說,朝廷不應該查賣國賊吧?
風已經起了,誰又能將它停下來呢?
“查,繼續查,一直到查出黃子澄的同黨為止。”朱允熥掃了三人一眼:“本宮知道此案查起來不容易,所以沒有令你們限時審結,沒有給你們規定最后期限。”
“如果你們想早日結案,那便早日將黃子澄的同黨揪出來。”
“什么時候徹底查明白了,什么時候結案。”
楊靖,袁泰,周志清三人皆是心中一緊。
以往辦案,最害怕上面定下最后期限。
時間緊迫,完不成便會被追責。
可這一次,他們反而恨不得太孫殿下定一個最后期限。
讓案子塵埃落定,早點解脫。
懸在那里,才是最令人難受的。
但朱允熥都這般說了,三人又哪里還敢多言。
“是!”楊靖,袁泰,周志清三人同時應聲。
朱允熥揮了揮手:“先下去吧。”
三人躬身行禮,正要退下。
就在這時。
一名太監疾步趕來,神色慌亂而緊張。
“兵部主事齊泰,自稱自己乃是黃子澄同黨,特來向太孫殿下自首。”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