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
“咚!”
“咚!”
申城。
夕陽快要落下時,鐘樓上的大鐘敲響。
在外面辛苦勞作了一天的人們開始收工回家。
街道上到處都是擁擠的人潮。
老朱站在一幢大樓的樓頂下,享受著夕陽沐浴,俯瞰下方熙熙攘攘的人群。
順著視線,遙望遠方,可以看到遠處正在建設中的房子。
申城仍在不斷擴大。
相比剛來的時候,人口增加近一倍。
這才過去幾個月啊。
老朱也不由得恍惚出神。
越是計算這座城市的經濟狀況,計算每日的貨物運輸量,人流量,錢財流通量,就越感到深深的不可思議。
當初老朱第一次來到申城的時候,雖然被城市建筑所震撼,但卻認為,投入如此之大,必定會虧損嚴重。
這令老朱有一種崽賣爺田不心痛的感覺。
大明朝一年的稅賦收入才多少錢,雖說‘逆孫’收商稅什么的,大幅度增加了朝廷的賦稅收入。
辦銀行更是讓手中有數不清的錢。
但也不是這樣的花啊!
為了在黃埔江邊上,建一座莫名其妙的城市,投入這么大,值得嗎?
直到后來開始深入研究,才明白建設這座城市帶來的回報,遠遠高于投入。
之前在老朱看來奢侈無比的路燈,后來經過計算后,發現其實際花費不過是九牛一毛而已。
“申城的治安也談不上很好,因為每天進進出出的人太多,偷盜搶劫等皆時有發生。”
“不過,要說敢威脅城市安全的大股盜賊,那確實沒有。”
“便是附近地區江洋大盜,山賊響馬,也皆被清掃一空。”
蔣瓛向老朱匯報調查的結果:“不僅僅是本地官府衙門會剿匪,商人若遇到攔路搶劫的,稅務司還會幫他們處理,清剿匪寇。”
老朱輕輕點了點頭,道:“那個‘逆孫’下令全國各地皆永不再修城墻。”
“還說,城內城外,俱為一體。”
“官府要保境安民,便不能區分彼此。”
“以前修筑城墻,晚上城門一關,城內之人固然是安全無虞,卻置城外百姓于危險之中。”
“往后朝廷再不修筑城墻,無論白天黑夜,城內城外,皆要讓盜賊匪寇所處匿跡,無所循形。”
“他是這么說的嗎?”
蔣瓛微微一愣,低頭彎腰拱手道:“《大明日報》上是這么刊登的。”
“好啊,好氣魄啊。”老朱贊嘆了一聲,道:“申城的緝盜署,不管是什么時候,哪怕是三更五更,都有人值班,只要有人上報,即刻便能出動捕快,捉拿盜賊,對吧?”
蔣瓛應聲道:“是!”
在以前,所有的官府衙門,都是嚴格按上班時間辦公的。
老朱此前就制定了規矩,衙門每日點卯,辰時開始正式當值,酉時簽退。
也就是大約早上七點左右開始上班,下午五點下班。
在這期間,還會吃一頓早餐和中餐。
大部分地方官府衙門的差役,都是點卯結束,正式上班之后,便開始先吃東西。
早餐通常不會耗費太多的時間,因為有許多工作要做。
但中餐的時間就比較長了,按規定是一個時辰,即從十一點到下午一點。
實際執行中,往往會休息得更長。
有許多地方衙門,甚至從上午九點開始休息,到下午三點再上班。
正因為中午要休息,故而民間有“早衙”和“晚衙”的說法。
早衙指的是辰時,即后世的七點到九點。
晚衙指的是申時,即后世的下午三點到五點。
只有這兩個時辰,衙門才一定有人接待。
老百姓要去衙門辦事,報案,告狀,都要趕在衙門辦公的時間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