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朝中竟然真的還有黃子澄的同黨!”
“肯定是有同黨,太孫殿下才會那般大張旗鼓的抓漢奸,抓同黨!”
“是啊,太孫殿下料事如神,做事自然有他的道理。”
“可惡,我堂堂大明,怎么會有這么多賣國賊呢?”
“怪不得以前倭寇總是清剿不干凈,原來朝中有人與他們勾結。”
“這些人都應該砍頭。”
“砍頭?那也太便宜他們了!他們就應該千刀萬剮,剝皮充草,再誅九族,方解我心頭之恨。”
“三法司審了那么久,什么都沒有審出來,還是太孫殿下親自出馬,才抓出隱藏在朝中的同黨。”
“三法司那就是一群窩囊廢,哪里比得上太孫殿下一根毫毛呢?”
“不管怎么說,現在黃子澄和齊泰都已經招供,接下來,就可以抓他們的同黨了。”
“哈哈哈,眼下新軍進城戒嚴,金陵城大小官員皆不許擅自出城,看來,太孫殿下這回是要將他們都一網打盡啊。”
“黃子澄的同黨,恐怕還不少啊。”
“反正這次都要抓起來,一個都跑不了。”
“哈哈哈,大快人心,大快人心啊!”
……
金陵城的百姓,議論紛紛。
許多人都歡喜不已,奔走相告。
黃子澄的罪狀,早已公之于天下。
百姓對他恨之入骨,對他的同黨,亦是如此。
如今聽說黃子澄招供,同黨都找出來了,大家自然都喜不自禁。
與百姓們不同。
朝廷的官員,卻是心情略帶復雜。
對于黃子澄的賣國行為,他們同樣是極為不齒的。
但與百姓不一樣,他們思考得更多。
特別是太孫殿下借黃子澄案發動天下人抓漢奸,抓同黨,更是讓朝中官員極為惶恐不安。
同朝為官,或多或少都與黃子澄打過一些交道。
一旦牽涉進去,稍有不慎,便是全家老小性命不保。
他們不得不小心謹慎。
如今聽到黃子澄案塵埃落定,一方面是心中懸著的石頭終于落地,另一方面,也很好奇,黃子澄究竟供出了誰。
為何齊泰會突然主動去東宮認罪?
案件又為何會突然急轉直下?
……
戶部尚書宅邸。
戶部尚書郁新剛剛回到宅中。
自從被朱允熥提拔為戶部尚書后,郁新便一直兢兢業業,恪盡職守。
戶部掌管全國土地、賦稅、戶籍、軍需、俸祿、糧餉,財政收支……工作十分細致而繁瑣。
雖然太孫殿下掌政后,成立了大明銀行,將戶部原來的金銀國庫劃歸了銀行主管,又成立了稅務司,分掉了相當一部分賦稅工作,還有大明糧食署的成立,也極大減少了戶部原來要承擔的任務。
但是,戶部如今需要做的事,卻仍然很多,甚至較之過去,更為繁重。
國庫盡管了劃歸銀行,可銀行只管保存銀錢,賬目開支仍然是戶部的事。
即銀行只充當出納的作用,照單付錢,戶部才是會計。
任何衙門要錢,還是得找戶部。
戶部審核通過了,開出單子,他們再拿單子到大明銀行兌錢。
說起來,戶部除了少管了一個庫房外,其他并無區別。
稅務司和糧食署也一樣。
雖然獨立出來,可最終也要與戶部對接。
如今又正是秋收后收稅的時季,事情自然更多。
更何況,不久前,太孫殿下又下令要丈量天下土地,雖然說那事是讓楊士奇和夏原吉兩人負責,但戶部也需要全力配合。
眼下的大明,發展日新月異,戶部管的事情,也越來越多,越來越復雜。
諸如水利工程,道路,申城,以及海軍港口的建設,都是需要戶部審核,撥款的。
郁新每次一上班,便忙得停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