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
自從和朱孫持續通信筆談,老朱的精氣神都變好了許多。
皇帝是真正孤家寡人,連一個朋友都沒有。
有時候,老朱會非常懷念曾經帶著手底下的兄弟,一起打江山的時代。
特別是當初帶著徐達、湯和等二十四個兄弟離開濠州,南略定遠。
那是他人生翻開新篇章的開始。
正是依靠那二十四個兄弟,招募到了更多的人,隊伍不斷壯大,最終奪取了天下。
那時候,與兄弟肝膽相照,大碗喝酒,大秤分肉。
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生死與共!
可后來,也不知是什么時候,一切就變了。
他也說不清,到底是自己變了,還是兄弟們變了。
總而言之,再也回不到從前。
他成了大明的皇帝,卻再也沒有了兄弟朋友,只有無盡的孤獨陪伴。
也只有如今,忘記身份,在信里與朱孫交談,漸漸成了知心的朋友。
老朱仿佛又回到了年少時,與生死相交的兄弟一起打天下,把酒言歡的時候。
信中的內容,從談經濟,談科學開始,慢慢涉及到了朝政,人生……
讓老朱驚奇的是,這個“朱孫”,真是一位蓋世奇人。
不僅懂經濟,對于朝政也每每能一針見血的指出其利弊。
往往自己那個“逆孫”推行的政策,老朱還看不太懂的時候,對方卻給出了深入的分析和解讀,闡述太孫殿下實施這項政策的原因,以及政策的利弊。
經常讓老朱有茅塞頓開的感覺。
再切合實際一看,發現他分析得真是太有道理了。
如此奇才,真千古未有!
老朱對他是越來越佩服了。
除此之外,他們還談起了人生的感悟。
老朱將自己的一些痛苦告訴對方。
結果,朱孫回信說,他這是心理疾病。
在心理學上,叫“重度焦慮癥”。
好吧。
無論是心理學,還是重度焦慮癥,這種名詞,老朱都是第一次聽說。
可對方說此癥的典型的特征是強烈、過度和持續的擔憂和恐懼;整天心煩意亂,仿佛不幸即將降臨在自己或親人頭上,內心處于高度警覺狀態等等。
聽起來好像還真像是那么一回事。
自從當了皇帝,老朱在心理上的壓力就越來越大。
也正是這種壓力,促使老朱變成了超級工作狂。
然而,壓力并沒有因此消失,反而有不斷增大的趨勢。
在朱標死后,更是達到頂峰。
他的身體在逐漸衰老,精力也一日不如一日。
他恐慌,他害怕,并非因為死神腳步的靠近,而是擔心自己死后,大明江山的未來怎么辦?
一旦自己不在了,大明江山還能穩定嗎?
這一擔擾讓他夜夜難眠,時時焦慮不安,一刻也放不下心來。
如果不是朱允熥的出現,心理壓力過大,整天焦慮不安的老朱,此刻早已舉起屠刀,開始狂殺以藍玉為代表的勛貴功臣了。
“心理疾病,心理疾病?”老朱輕聲自語,漸漸有了幾分相信。
當然,不可能去看大夫治療。
聽著與醫書上面記載的“臟躁”“郁癥”十分相似。
可據醫書所言,那些病,不是只有婦人才會得嗎?
堂堂大明皇帝,竟有“臟躁”,“郁癥”?
這是絕無可能承認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