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田由戶部管,此事朝中大臣提議過多次。
老朱也早早就同意了。
但真正執行的時候,宮中總有人來打招呼。
原因無他。
皇帝也是人,也需要私房錢。
有些錢的用途,還真不好向大臣說明白。
儒家讀書人勸諫起來,那可是非常煩人的。
皇田作為皇家私產,其收入所得,直接進皇帝自己的小金庫。
真交給戶部管,皇帝需要用起錢來,就沒有那么方便。
故而,哪怕大臣再三提議,而且老朱也同意了,實際上仍沒有真正執行下去。
此際,朱允熥驟然提起,自然令三人感到奇怪。
特別是此事還牽涉著皇帝的私房錢。
即使是朱允熥是監國太孫,也是不太好介入的。
“讓戶部厘清皇田所有的田租賦稅收入,以后分開來收,不再攪合在一起。”
沒等幾人詢問,朱允熥又接著道:“皇田如民田一般,繳納國家規定的賦稅,入戶部公庫。”
“剩余田租的部分,則進入內庫。”
幾人這才恍然大悟。
按以往朝廷的規制,皇田的賦稅較之民田,要高出不少。
因為皇田是皇家出租給百姓種的田地,故而,上交的賦稅里面,還包含了一部分“田租”,兩者合在一起征收,賦稅自然就高了。
朱允熥的意思非常明確。
日后皇田的稅是稅,租是租,分開計算。
稅入國庫,租入皇家內庫。
但這樣一來,相較于以前,內庫的收入要減不少。
因為以前攪和在一起的時候,皇田的租和賦稅,實際上都全部進了皇帝的私人內庫。
這也是大臣們多次上書請求將皇田由戶部管的原因。
說白了,就是認為皇帝的小金庫拿公家的錢拿多了。
但話不能直接說,只好借統一管理的名頭。
如今,朱允熥干脆將兩者分開,往后大臣就再也沒理由拿皇田來說事了,反而省去了許多麻煩。
藩王的田全部轉成皇田之后,皇田數量大增,正好能彌補上皇田只收租帶來的收入減少。
想通了這其中的關節,楊士奇等人不由得撫掌贊道:“太孫殿下此舉極好,想來陛下也會十分滿意。”
朱允熥笑道:“皇田如此,其他所有官田也應如此。”
“田租歸田租,賦稅歸賦稅,凡嫁田、勛田、祿田等所有官田,皆應如皇田一般,由朝廷統一管理。公主,勛貴功臣,朝廷大臣,僅領名義,不實際管理。”
“由戶部按各人名下的田地數量,等級,發放其應得的田租收入。”
這句話頓時又讓楊士奇、夏原吉的臉色為之一變。
姚廣孝卻是撫須道:“太孫殿下的這個法子不錯。”
“皇帝國戚,勛貴功臣得了一份田地,也無非是用來養家傳代。”
“若遇子孫不孝,不懂經營,或變賣祖產,反而會致使家道中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