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真讓妃子、宮女在前朝居住,與官員、侍衛互通往來,那他這個皇帝的頭上,大概就真的要一片青青草原了。
這當然是朱允熥絕不會允許發生的。
因此,興建新宮殿的想法,已然在他腦海內中萌生。
原來的舊宮殿,雖然修得也算氣派堂皇,但還是有許多不夠方便,不夠人性化的地方。
說白了,就是看起來很好看。
住起來一點都不舒服。
這也是許多古建筑的普遍毛病。
這是時代的限制,此時的人們還很難想象后世那種極至舒服的生活。
后世修建的中式園林,仿古建筑,如果只作為園林建筑景觀欣賞,倒也無妨。
倘若作為住宅居住的話,都會在很多地方,做現代化的宜居改造的。
比如說,現代化的顧所和馬桶,還有相應的下水道系統。
雖然古代的排水措施很不錯,宮殿也大都修建了排水道。
可用于排雨水的排水道,和處理廁所污水的下水道,可是兩個概念。
而這個時代的人們,還習慣用馬桶。
需要提出去倒掉,或由專門的人,推著車子來收集。
朱允熥的計劃,是圍繞著原來的后宮四周興建新的皇宮。
如此一來,便不用去動如今老朱居住的宮殿。
只是皇宮的面積向外擴展了幾倍,需要拆遷周圍的民居,且耗費的資金也頗多。
錢不是問題。
雖然如今的大明朝廷,欠了一屁股債。
但正所謂,債多不愁。
反正已經有了五億兩銀子的債務,按計劃至少在未來十年內,債務規模還會不斷上漲。
拿幾百萬上千萬兩銀子出來,還真不叫什么事。
相比于嘉靖修宮殿耗費幾百萬兩銀子,愁死了戶部和大臣,籌措了多年,才籌集到足夠的銀子,他這個皇帝,當得確實輕松寫意得多了。
拆遷也不是問題。
封建時代的百姓,對于朝廷的拆遷都非常配合,不會有誰對抗。
甚至根本不敢提補償兩字。
當然,朱允熥肯定不會用簡單暴力的驅趕法,而是會給予補償,并為他們興建新的住宅。
正好借此機會,對金陵城進行翻新和重建。
重新規劃住宅區,商業區,工業區,以及為朝廷官員興建官邸。
以朱允熥的眼光來看,金陵城的布局極其不合理。
勛貴功臣的宅子面積極廣,占據了除皇宮和皇家別院外,城中四分之三的地方。
剩下的七八十萬百姓,擁擠在城中不到四分之一的地方。
用后世的標準來看,整個就是一巨大的貧民窟。
衛生環境極其惡劣。
光是每天早上倒馬桶的熏天臭氣,就讓人受不了。
這樣的居住生活環境,隨著人口的爆發,商業的繁榮,還會越來越差。
一旦爆發疫情,后果也不堪設想。
歷史上類似的事情,數不勝數。
后世甚至有歷史學家認為,明朝的滅亡,與明末的大鼠疫有極大的關系。
鼠疫最厲害的時候,街坊間小兒為之絕影,有棺、無棺,九門計數已二十余萬!
保守估計當時的北京城,有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人,死于那場鼠疫。
直至李自成的大軍進京的時候,北京城仍是人鬼錯雜,日暮人不敢行的城市。
李自成的士兵進城后,也很快大面積感染鼠疫,以致戰斗力迅速削弱,面對清軍時不堪一擊。
當然,明末大鼠疫是真實存在的,有大量史籍可以證實一點。
至于李自成的軍隊究竟受了多大的影響,卻是部分歷史學家的推測和估計。
事情的真相,早已淹沒在歷史的長河里,無法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