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人聞言,皆是大吃了一驚。
旋即都慌忙跪了下去:“臣等謝陛下天恩。”
朱允熥點了點,道:“諸位領了政務處的差事,還望以后好生實心辦事,莫負朕望。”
“臣等必殫精竭慮,誓死報效陛下!”六人再度磕首。
朱允熥揮了揮手,道:“都起來吧。”
“謝陛下!”
待六人起來后,朱允熥又道:“政務處既設,朝堂各部也皆調整了。”
“自即日起,大明制造局入京辦事,改為大明朝廷資產部,專門負責管理由朝廷出錢投資的工廠,公司。”
“往后大型工廠,公司的主官,由朝廷資產部向吏部推薦,經吏部考核后,報政務處商議,再報請朕下旨任命。”
“朝廷另外設立工業和制造部,負責監管全國范圍內的所有工廠,公司,并指導大明的工業發展方向。”
“另設輿論部,監管全國的輿論導向,文化宣傳等,《大明日報》由輿論部管理。”
“大明銀行,稅務司,郵傳部,自即日起,皆劃歸政務處管理。”
……
朱允熥宣布了一系列的調整方案。
大明制造局變成了一個專門負責管理大明國有資產的部門。
時至今日,大明制造局投資工廠,公司,已經有了一大堆。
也到了必須要變革的時候。
而工業和制造部,則監管包括私營企業在內的工廠,公司,并給出明確的指導方展方向。
其他的還有一系列的改革。
讓人目不睱接。
各部門的職權,也有了調整。
政務處的大臣,除了在一起議事辦公外,還根據實際情況,每個人同時負責領著不同的部門。
宣布完這些改革之后,朱允熥接著又道:“往后大明經濟發展,各項事務將越來越多,治理亦越來越復雜。”
“各行省分司而治,多頭為政,不可持久。”
“朕決意在各省設立巡撫,處置一省內的事務。”
“為防其專權,各省另置一名巡按監督。”
“你們好好議一議,有什么合適的人選,向朕薦舉。”
明初各省時沒有巡撫管理的,而是由三司分治。
即都指揮使司負責軍事,承宣布政使司負責民政,提刑按察使司負責司法。
此前,朱允熥執政時,已經對按察使司進行了改革。
在朝廷設置法部,各省,各府,各縣亦皆分別設置相應機構。
同時,按察使司統歸刑部管理。
但以這個時代的通訊條件,中央直轄的受限極大。
很多事情,都是來不及稟報的。
一來一回,耗時兩三個月,邊遠地區甚至要三五個月。
很多事情,若是真等上面來下令,黃花菜都涼了。
只能由地方官處置。
然而,自唐朝設節度使造成大禍之后,朝廷是極不愿在各行省設置主官的。
可實際情況卻又讓朝廷不得不設。
所以,明朝到了后面,仍然出現了總督和巡撫。
清朝亦不例外。
朱允熥很清楚這一點。
何況,隨著他的改革推進,國家治理越來越深入,地方上的部門也會越設越多。
若沒有一個能總攬全局的地方政府,各個部門各自為政,沒有統一協調,只會導致一片混亂。
聞言,幾人皆是心中一凜。
王佐拱手道:“陛下,在各行省設立巡撫和巡按,或許會使地方坐大,稍有不甚,即成割據之勢,此事不得不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