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幾人沒有出言。
但毫無疑問,大家都有這樣的擔擾。
其實,他們的憂慮不是沒有道理。
所謂天高皇帝遠。
如果掌握一省大權的主官若是生出異心,無疑會給中央王朝帶來極大的隱患。
“朕心里有數。”朱允熥道:“巡撫只掌政務,不管軍務。設巡按以制約巡撫。地方各級官員,任由史部考核,選任。”
“巡撫和巡按,皆只有彈劾,舉薦之責,無任命之權。”
“如都按察使司,受刑部和地方巡撫雙重管理。”
“另外,都指揮使司不歸巡撫和巡按所管,軍國大事,巡撫和巡按皆不參與,一如你們政務處。”
朱允熥心中早有成竹。
他只打算設巡撫和巡撫,都是政務官,卻不打算設總管軍政的總督。
軍政大權一把抓,地方官就很容易脫離朝廷的控制。
清朝到了后面,實際上,那些總督已經不聽朝廷的號令了。
要不然,也不會有“東南互保”這樣的事情發生。
到了后面,各省更是紛紛宣布獨立。
清朝戲劇性的一夜崩潰。
大明可以有巡撫巡按,主管一省的政務,但不能有軍政一把抓的總督。
當然,邊遠地區新設的行省,比如草原上新設的行省,可以例外。
那些地方還不是很穩,只能軍政一體,往后穩定了,再分設。
幾人聞言,這才稍稍放心。
只要巡撫和巡按不掌兵權,那便不容易形成地方割據。
何況,各級官員還都是吏部委派。
“既是如此,臣便放心了。”王佐退了下去。
朱允熥又道:“另外,令都察院派出御史,輪流去地方都察,若有不法事宜,即行上奏,一經查實,嚴懲不貸。”
“臣等領旨。”幾人同時行禮應聲。
朱允熥揮了揮手,道:“你們先退下去吧。”
“政務處今日便開始運作,辦公地點,朕都幫你們選好了,就在宮里面,在朕的眼皮子底下。”
大明的皇宮,本就是前朝后宮的布局。
前朝是皇帝處理政事的地方。
官員們上朝時,亦在這里進進出出。
只不過,此前朝廷各機構都在外面辦公。
如今,朱允熥干脆讓政務處到自己的身旁辦公,也是為了便于掌控。
政務處有什么不能決斷的事情,立即便能向他請旨。
反之,他對政務處的動作亦是一清二楚,必要的時候,可以隨時下旨,阻止或改變政務處的決定。
既提高了辦事的效率,也方便他掌控政務處。
幾人領旨謝恩,退了下去。
太監便立即去外面,當著眾臣的面,宣讀了一遍設立政務處的圣旨。
眾臣接旨后,皆是一片嘩然。
大明朝堂的格局,到底是要變了。
政務處設立,政務大臣主管朝政,往后又是一番新氣象。
就在他們以為今日之事已結束的時候,又有太監出來傳旨,召魏國公徐輝祖,長興侯耿炳文,武定侯郭英,定遠侯王弼,舳艫侯朱壽等一眾武將勛貴覲見。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