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神色平靜地接過葛松手中的信件,緩緩拆開一封,細細看了起來。
他的面上始終波瀾不驚,不見半分情緒變化。
待看完一封,又不緊不慢地拿起第二封、第三封,逐一看過。
這才將所有信件輕輕放下,抬眸,目光如炬地望向葛松。
“確實是滿紙的誹謗之語、不實之言,如此詆毀圣上,寫這些信的人,其罪當誅!”
詹徽語氣冰冷,話語中透著濃濃的殺意。
微微停頓片刻,他話鋒一轉,語氣中竟帶上了幾分贊賞:“葛大人勇氣可嘉啊!”
葛松一聽,眼中頓時燃起希望之光,忙不迭地問道:“這么說來,詹大人是愿意在此事上支持我了?”
“不急!”
詹徽的回答出乎葛松的意料。
只見他不慌不忙地從桌上端起一杯茶,輕輕放到葛松面前。
葛松本就是個急性子,此刻心中更是焦急萬分,像熱鍋上的螞蟻一般,但也只能眼巴巴地望著詹徽。
可對方偏偏一副云淡風輕,悠然自得的模樣。
葛松暗感無奈,也深知自己表現得太過急切,有失穩重。
當下,他深吸一口氣,強自鎮定心神,緩緩端起茶來,喝了一口。
就在此時,詹徽終于開口了:“御史身負監察百官,彈劾不法之重任。”
“官場的不良風氣,需靠御史來匡正。”
“朝廷的奸臣,應由你們御史來檢舉揭發。”
“御史一職,責任重大啊!”
說到此處,詹徽的音量稍稍提高了幾分,神情也愈發嚴肅:
“那些書生一派胡言,詆毀圣譽,固然可惡至極,當殺之而后快。”
“但僅憑他們這些人,還不足以擾亂朝政,更動搖不了我大明的江山社稷。”
詹徽的語氣越來越凝重,仿佛每一個字都帶著千鈞之力:
“真正威脅大明江山社稷穩定的人,并非這些狂妄悖逆的書生,而是在背后給他們做后臺,為他們撐腰的人。”
“這個人,就在朝堂之上!”
詹徽目光如鷹,緊緊盯著葛松,似是有意觀察他聽聞此言后的細微表情變化。
他口中驚人之語仍不停,繼續道:
“只有將這等奸臣鏟除,大明朝堂方能穩定。”
“大明天下,才能真正實現海晏河清。”
這一番話說得慷慨激昂,擲地有聲。
葛松心中猛地一凜,像是被什么擊中了一般,連忙下意識地壓低聲音,緊張地問道:“詹大人的意思是?”
詹徽雙眸中驟然爆射出銳利的精芒,如同一把利劍直刺人心:“書生誹謗朝廷,詆毀圣譽,由刑部去將其捉拿歸案便是了。”
“還不值得你堂堂御史為此大動干戈。”
“你真正要彈劾的人,并非寫這些信的書生,而是包庇他們的政務大臣,左都御史楊士奇!”
“葛大人,你說呢?”
房間里原本昏暗的光線,突然明亮耀眼。
那是有閃電落下,照亮了大地天穹。
轉瞬間,閃電過去,天地又復歸昏暗。
葛松端著茶杯的手不由自主地劇烈顫抖了一下。
杯中的水頓時順著茶杯上沿直流而下,流到了他的手上。
可他卻渾然無覺,整個人都仿佛被釘在了原地。
而此刻,外面天色暗沉,雷鳴電閃交織,如注的暴雨傾盆而下,仿佛要將世間的一切都淹沒!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