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有人悄悄壓低聲音道:“楊士奇、姚廣孝、夏原吉、楊榮,皆是陛下親自提拔之人,他們絕不會忤逆陛下的心意。”
他聲音壓得極低,畢竟直呼政務大臣的名字,極為失禮。
若被仇家聽到,足以參他一個“不守禮”的罪名。
有官員接話道:“管他們作甚?就憑他們的資歷和聲望,還不足以率領群臣,那些老臣也不會服他們。不是還有詹大人和王大人嗎?”
楊士奇等人升遷過快,雖身居高位,但在朝中根基尚淺。
“所言極是。詹大人曾經擔任左都御史多年,左都御史職責便是直言進諫,他乃是眾望所歸的清流領袖。如今又是政務大臣,代天子理朝政,這個時候,他該站出來了吧?”馬上就有官員將話題引到詹徽身上。
“不會被陛下提拔為政務大臣后,就忘了自己的本分和職責吧?”
“難道他要做奸臣嗎?”
“哼,若真如此,老夫便與他絕交!”一位脾氣火爆的官員怒聲說道。
“不至于,詹大人不是那樣的人!”也有官員為詹徽辯解。
“是不是,就看他自己如何抉擇了。今日退朝之后,我們一同前去拜見他。”
眾人正說著,這時,有人喊道:“別說了,詹大人來了。”
眾人紛紛望去,只見一乘小轎從不遠處緩緩而來。
轎上有特殊標記,一看便知是政務大臣詹徽的轎子。
眾官員見狀,立刻蜂擁而上。
“詹大人,今日朝會,陛下是否已拿定主意要出兵?”
“詹大人,梁國公在女真三部推行新政,狂妄書生也紛紛寫信上書朝廷,您一定要站出來,勸諫陛下切勿如此行事。”
“詹大人,您既是政務大臣,又是清流領袖,乃朝中眾臣之首。此時此刻,您務必要與大家站在一起。”
“詹大人,我們信得過您的人品,您可千萬別讓我們失望!”
詹徽環顧四周,抬手示意眾官員安靜,微微一笑,說道:“大家的心意,老夫都明白。”
“該如何做,老夫心中有數。”
“老夫深受國恩,自當誓死報效朝廷,定要做大明的忠臣。”
“無愧于天地良心,無愧于平生所讀的圣賢書。”
他話鋒一轉,接著說道:“馬上就要上朝了,有什么事,等退朝之后,諸位到老夫宅中,我們再一同商議。”
眾官員聽了,頓時像吃了定心丸一般。
既然有這位“德高望重”的老大人出面主持大局,想必不會有什么問題。
就在這時,皇宮的大門緩緩打開。一名太監邁著方步走出,扯著嗓子喊道:“早朝了!”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