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什么萬有引力、什么牛頓三大定律、什么微積分……
這些不過是他吃飽喝足、百無聊賴之時,隨意擺弄,用來打發時間的玩意兒罷了。
文元柳與牛爵爺,隱約倒有幾分相似了。
“文愛卿所言極是,朕頒布禁令,正是出于這樣的考量。”
朱允熥聲音清朗,在大殿中擲地有聲:“大明子民被歹人騙至暹羅、蒲甘二地淪為奴隸一案,就按方才議定的方案執行。”
“諸位愛卿,還有什么要補充的嗎?”
此言一出,一直在尋覓時機的葛松,像是緊繃的弓弦終于松開,猛地站了出來。
他原本只是個六品小官,今日這場大朝會,前來的官員眾多,大殿空間有限,能容納的人數著實不多。
莫說他這個品級,便是比他高出不少級別的官員,也有許多只能在殿外候著。
然而,監察御史的身份與尋常官員截然不同。
誰能踏入大殿,誰只能留在殿外,并非全然依據品級來判定。
實際擔任的職務,在很多時候比品級更為關重要。
六品的御史與六品的給事中一樣,盡管品級不高,卻都是朝廷明確規定能夠入殿參與議事的官員。
畢竟,御史身負彈劾百官、糾舉不法行為的重任。
只有身處殿內,才能當面向皇帝進諫。
不過,和朝堂上的一眾大佬相比,葛松的品級實在是太低了。
所以,盡管憑借監察御史的身份得以進入殿內,他也只能站在最后面。
以至于當他站出來時,殿上的太監都未曾留意到。
見朱允熥發了話,百官又都沒有回應,太監便扯著嗓子高聲念道:“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到了這一步,按照慣例,朝會基本就宣告結束了。
正當官員們紛紛準備跪地跪拜,然后退朝離開時,葛松猛地扯著嗓子大聲喊道:“微臣監察御史葛松,有事要奏!”
剎那間,原本還稍顯嘈雜的朝堂瞬間安靜下來。
眾官員的目光像是被一股無形的力量牽引,齊刷刷地射向葛松。
葛松身形筆直,仿若一桿標槍,邁著大步從后面朝著大殿前方走去。
那氣勢,仿佛奔赴戰場的勇士,帶著一股視死如歸的決絕。
走到大殿正中央后,他拂起衣袖,“刷刷”行叩拜大禮,聲音洪亮且堅定:
“監察御史葛松,彈劾政務大臣、左都御史楊士奇以權謀私,包庇不法書生,詆毀陛下,褻瀆圣人,妖言惑眾,圖謀不軌!”
“轟!”
這話就像一顆重磅炸彈,在朝堂上眾官員的腦海中轟然炸開。
眾人滿臉皆是不可置信,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一個個直勾勾地盯著葛松,仿佛在看一頭從天而降的“怪物”。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