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從輕發落的,依法從輕;確實情有可原的,可不予追究。”
“但該從重懲處的,也絕不能姑息,必須堅決從重。”
“具體案例,具體分析,具體處理。”
“嚴厲告誡有司官員,切不可怕麻煩,圖省事,便不問青紅皂白一刀切,胡亂判。”
“一定要將每個人有沒有犯罪,犯了什么罪都調查清楚。”
楊士奇神色一凜,忙道:“臣明白了。”
稍作停頓,又繼續道:“還有一事,這些人在海外歷經磨難,飽受苦楚。”
“待他們回國之后,他們親身經歷的悲慘遭遇,必定會在民間迅速傳開。”
“一傳十,十傳百,口口相傳之下,會使眾多百姓對海外之地心生畏懼。”
“如此一來,恐怕會對陛下所制定的出海大計造成不利影響。”
亭外,平靜的湖面上,忽然有魚兒奮力躍出水面。
在日光映照下,鱗片閃爍著細碎的光芒。
魚兒落水瞬間,“撲通”一聲,激起一圈圈層層蕩漾的波瀾,緩緩向四周擴散開來。
朱允熥負手而立,望著湖面,目光沉穩,道:“這世間,風險與財富向來如影隨形。”
“海外之地,從來都不是什么安穩祥和之所。”
“這一點,朕早已多次強調,亦令《大明日報》反復宣傳告誡天下百姓。”
“時至今日,朕深信,百姓們心中對此應當早有清晰的認知。”
他語氣中帶著幾分感慨,繼續道:“自古便有‘富貴險中求’的說法,遠赴海外,本就是百姓們提著性命去拼搏一場。”
“倘若一心只想過安穩日子,那還是莫要涉足海外為好。”
“朝廷雖然鼓勵百姓出海,卻絕不會強迫他們出海。”
“另外。”
朱允熥臉上浮現出一抹笑意,道:“情報局呈上來的情報中不是提到了嗎,我大明遠征軍正在向暹羅和勃固索要賠償。”
“其中的賠償款項,除了軍費開支,還有一項極為重要,那便是對那些被迫淪為奴隸的大明百姓的賠償。”
說著,他轉身,目光望向一旁的姚廣孝,叮囑道:“老和尚,你在給朱壽的書信中,也順便提醒他,給大明百姓的賠償,絕不允許有任何貪墨克扣的情況發生,必須確保每一文錢都賠到那些受苦受難的百姓手中。”
“倘若百姓不幸在奴役期間身亡,也要將詳細情況如實上報朝廷,而后由官府衙門協同處理,將賠償金交付給其家屬。”
楊士奇聽聞此,頓時眼前一亮。
按照情報局傳來的消息,相關賠償金的數額相當可觀。
其中,不僅包含百姓在被迫為奴期間應得的薪水,還有傷殘賠償、死亡賠償,甚至考慮到了心靈傷害賠償。
如此豐厚的賠償,若能不被貪污截留,完整的送到百姓手中,對于許多窮苦百姓而言,那將是一筆他們正常情況下窮盡一生都難以積攢下來的“巨款”!
若這樣的話,那些百姓拿著這筆錢回到大明后,不僅不會對朝廷的出海大計產生負面影響,反而極有可能進一步激發更多百姓出海闖蕩的熱情。
畢竟,對于身處底層的窮苦百姓而言,生活十分艱難。
他們的命不值錢!
在他們眼中,只要海外有機會賺到大錢,有機會“暴富”,便會有無數人甘愿舍命一搏,去追尋那改變命運的一線希望!
姚廣孝聽到朱允熥吩咐自己,忙道:“臣領旨。”
楊士奇爽朗笑道:“陛下思慮周詳,如此一來,這些事情便都解決了。”
“陛下,還有一事,要向您稟明。”他神色一正,語氣陡然一轉,收起了臉上慣有的溫和笑容,變得嚴肅起來。
“梁國公于女真三部推行新政之舉,在朝堂上下以及民間,引發的爭論愈發激烈。”
“其中有不少人,將矛頭直指正在四處宣講新學的方孝孺。”
“臣聽聞,方孝孺在游歷四方講學時,已多次遭受地方官府的刁難。”
“更有甚者,地方官還下令將其羈押,由此引發了數次激烈沖突,局面一度十分緊張。”
“眼下,朝廷接連打了幾個大勝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