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陸的繁榮與聯通,才是國力強盛的根基。
“陛下,這便是蒸汽機公司最新研制并試運行的蒸汽機車,一頭真正的鋼鐵巨獸。單是這車頭,重量便高達五萬斤。”
“一旦啟動,它能牽引十幾節載貨車廂,每節車廂可承載三至五萬斤貨物。”
“總計下來,一列火車最多能運送近五十萬斤的重物,時速可達每小時四五十里。這還是為了確保安全刻意降低了速度,若不顧一切全力奔馳,速度還能再提升一大截。”
為朱允熥講解的并非蒸汽機公司的負責人,而是大明科學院的院長賴文安。
他的聲音沉穩而清晰,帶著一絲難以抑制的興奮。
蒸汽機車項目雖由蒸汽機公司主導,卻凝聚了大明科學院與京師大學的全力支持。
這臺龐然大物的誕生,技術含量之高、涉及領域之廣,遠超蒸汽機公司一己之力所能企及。
可以說,這是一項集大明全國智慧與力量打造的奇跡。
賴文安微微俯身,姿態恭敬,眼底卻燃燒著對少年天子近乎狂熱的崇敬。
蒸汽機車的概念,正是眼前這位年輕的帝王最先提出的。
當初,朱允熥不僅拋出了這個驚世駭俗的想法,還詳細闡述了它的原理。
鐵軌如何鋪設,機車大致結構如何設計,又怎樣牽引十幾節車廂承載貨物。
這些設想在他口中娓娓道來,條理分明,仿佛早已成竹在胸。
聽者雖不難理解,卻無不驚嘆:這世上從未有過此物,陛下究竟是如何憑空構想出來的?
“太不可思議了!”賴文安心中暗嘆。
他抬起頭,凝視著朱允熥那張尚帶幾分少年氣的臉龐,心中翻涌著敬畏與震撼。
“唯有真龍天子,得到上天啟示,才能得到如此奇思妙想,凡人如何能及?”
身為大明科學院的院長,他對科學的信仰堅如磐石。
可與此同時,他也深信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大明的皇帝陛下,無疑是上天選中的天子,注定引領大明帝國走向輝煌。
“這臺機車的運力,甚至超過了許多往來長江的貨船。”賴文安繼續說道,語氣中難掩自豪:“有了它,無論是煤炭、鐵礦、糧食,還是其他物資的運輸,都將變得無比迅捷便利。”
“雖說鋪設鐵軌耗資不菲,但比起挖掘運河,成本終究要低廉許多。”
“更妙的是,它完全不受水源限制,無論山川還是平原,皆可縱橫馳騁。”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那臺巍然屹立的鋼鐵巨獸,心中激蕩難平。
這不僅是一臺機車,更是陛下雄才大略的象征,是大明國力蒸蒸日上的明證。
他深吸一口氣,聲音愈發鏗鏘:“陛下英明神武,謀略得當,才能開此等創舉,必將載入史冊,澤被萬世!”
朱允熥聞言,唇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淡然的笑意,顯然對賴文安這番溢美之詞頗為受用。
他心中對這些機車的數據,也還是比較認可的。
雖說與后世那些飛速馳騁的機車相比,這臺初生的鋼鐵巨獸仍有不小的差距,也遠未能觸及蒸汽機技術所能企及的巔峰。
但作為新出世的產品,這樣的成就已然令人欣慰。
畢竟,在真實的歷史長河中,蒸汽機車初現人間時,遠不及眼前此機車的水準。
不過,話說回來,歷史上的第一臺機車,只是發明者憑借一己之力摸索而成,財力物力皆有限,如何能與大明舉全國之力打造的雄偉工程相提并論?
兩者的起點,便已是云泥之別。
朱允熥仔細打量著機車,開口道:“蒸汽機車,未來必將成為我大明的利器。”
“未來的大明,鐵軌如龍,蜿蜒鋪展,連接起帝國的每一寸疆土,貨物流通,民生富足,皆因這鋼鐵之力而生。”
“你們務必全力以赴,加快研制步伐,攻克重重技術難關,早日完成試驗,造出能在九州大地上縱橫奔馳的機車!”
隨行的官員尚未來得及應聲,朱允熥便不待他們表態,語氣一轉,帶著幾分關切與果決問道:“眼下可有什么難題困擾著你們?”
“不必藏著掖著,盡管當著朕的面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