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
朱允熥尚不知曉科學院與蒸汽機廠中發生的種種事情。
作為一國之君,他每日需處理的政務繁瑣紛雜,哪里有余暇去細究那些具體的科研動向?
唯有在親臨視察或是聆聽臣下匯報之際,他才會對這些事務略知一二。
這一日,朱允熥批閱完朝政文書,卸下滿身疲憊,便攜著一群妃嬪與宮女,在宮苑中尋歡作樂。
他已然徹底融入這個時代,漸漸摸索出屬于自己的樂趣,心中暗自立誓,要做一個既勵精圖治又縱情享樂的“荒唐君主”。
秋日天高云淡,陽光和煦宜人。
宮廷內的園林中,草木蔥蘢,清風徐來。
朱允熥慵懶地斜倚在鋪著柔軟錦毯的草地上,頭枕在一位妃子的膝頭,周圍環繞著幾位容貌嬌艷的嬪妃,輕聲細語地服侍著他。
有的為他輕揉肩膀,有的纖手剝開晶瑩剔透的果實,溫柔地將甜美的果肉遞至他唇邊。
朱允熥半瞇著眼,悠然自得地欣賞著眼前舞姬曼妙的舞姿,耳邊傳來絲竹之聲,婉轉動聽。
這一幕若是落入那些滿口仁義道德的清流文臣眼中,定會掀起軒然大波。
他們恐怕會連夜奮筆疾書,奏折如雪片般飛來,苦口婆心地勸諫皇帝不可如此放縱。
若他仍執迷不悟,這些人怕是要義正詞嚴的給他扣上一頂“昏君”的帽子。
然而,自從朱允熥登基以來,便雷厲風行地整頓宮廷秩序,加強內廷的管理。
昔日皇宮的消息如風般外泄,如今卻被他嚴密封鎖,外界難以窺探。
沒有確鑿的內情,那些清流自然也無從進諫。
當然,宮殿的擴建與新選宮人的事宜終究瞞不住天下人的耳目,盡管有顧盼君頂在前面,但大家也清楚,這是討皇帝歡心之舉,因此,朱允熥貪圖享樂的名聲早已不脛而走,傳遍朝野上下。
只是,他對此毫不在意。
多少帝王被虛無縹緲的“清譽”所困,畏首畏尾,最終落得個碌碌無為的下場。
朱允熥卻不愿讓自己被這些無形的枷鎖捆縛。
他行事果斷,將這些繁文縟節拋諸腦后,心中自有一番道理:只要大明江山日益強盛,百姓安居樂業,他今日的這些“荒唐舉動”,不過是千古一帝不拘小節的風流韻事罷了。
傳到后世,或許還會成為膾炙人口的佳話。
反之,若他治國無方,無法帶領大明邁向新的輝煌盛世,即便他謹遵禮法,成為文人眼中德行無瑕的“圣君”,又能如何?
徒留一身虛名,卻無濟于社稷民生,那才是真正的可悲可嘆。
思及此,朱允熥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自信而從容的笑意。
他伸出手,接過身旁妃子遞來的玉盞,輕啜了一口清冽的甘露,盡情享受前世幻想中才存在的歡娛。
皇宮內苑,歡聲笑語正濃。
“身為天子,你怎可沉溺享樂,白日與妃嬪嬉戲,如此行徑成何體統?傳揚出去,你就不怕玷污了自己的名聲,被天下人唾罵為昏君嗎?”
正當朱允熥沉浸在逍遙快活中時,一道清脆卻帶著幾分怒意的聲音驟然響起,打破了園林中的柔情蜜意。
只見一名身著戎裝的少女邁著堅定的步伐,氣勢如虹地闖入這片歡愉之地。
無需細看,朱允熥便知來者是誰。
定是徐妙錦無疑。
她自幼便與眾不同,不愛紅妝愛武裝。
小時候,她總愛披上一身沉甸甸的盔甲,昂首闊步地出門,仿佛那份重量于她而言,輕若鴻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