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大明占據優勢地位,但這樣一字不改,高麗也不愿簽啊。
可他幾次改動,都被政務處駁回了。
這便讓沈墨樞有點進退兩難。
條約不改,高麗不同意。
條約修改,政務處又不通過。
故而,雙方的談判便一直僵在那里,已經僵了快整整一年。
今日陛下終于讓朝堂上議論此事。
“擬定好了,請陛下過目。”沈墨樞略一思索,還是從袖子里拿出那份早就擬寫的條約。
太監連忙走過來,接了過去,再送到朱允熥手中。
朱允熥展開來一看,這份草案的內容,大致有幾條。
其一,高麗當向大明稱臣,效仿倭國舊制,尊大明為宗主。
自此,高麗王位永遠由李氏一脈傳承。
不過,每一繼位之君,須經大明朝廷冊封,方具正統。
此條款既彰顯大明威儀,亦為高麗王室提供庇護,確保其國祚綿延。
其二,應高麗之請,大明將派遣精銳之師進駐其境,護衛其國土與李氏王族的安全。
駐軍所需費用,皆由高麗承擔,以示其誠意。
大明將士遠赴異邦,肩負守護盟友的重任。。
其三,大明將傾力協助高麗重振經濟,包括興建一條自北平直通高麗國都的水泥大道以及一座大型海港,以暢通商貿,澤被民生。
水泥大道在大明境內的部分,由大明負責修建;至于高麗境內,因其缺乏優質水泥與混凝土之技藝,大明將派遣能工巧匠,協助其完成建設。
相關費用,皆由高麗支付,以體現合作之公平。
此大道不僅是商貿要道,更是兩國友誼的象征。
待其落成,商賈往來,貨物如流,民間交流必將愈發頻繁,百姓福祉隨之增進。
海港亦是如此,大明派技術工人來協助興建,費用由高麗承擔。
其四,本著睦鄰友好的宗旨,雙方承諾互利共榮,互通有無。
大明與高麗將向彼此敞開市場,凡進出口貿易,皆互免所有關稅,且不得在國內設任何針對性壁壘,以確保商流順暢。
高麗更歡迎大明商賈前往投資興業,無論是大明銀行的金融服務、大明日報的文化傳播,抑或大明百貨的各色商品,皆可自由經營。
此舉旨在讓高麗亦能買到大明的商品,共享繁榮。
……
ps:推薦一本朋友的新書,《大明:我真不想當藍玉啊》,穿越成為藍玉的,挺好看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