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決斷,他總將理由深藏心底,表面卻故意流露出火爆脾性,塑造出一個真性情、快意恩仇的帝王形象。
這并非他本性暴戾,而是帝王權術的精妙運用。
唯有如此,方能震懾群臣,穩固江山。
若非關乎朝政大計或皇權安危,老朱實則是一個十分寬宏大量的人。
懶于在瑣碎小事上糾纏計較。
帝王精力有限,天下之事紛繁復雜,縱是九五之尊,亦難面面俱到。
若心胸狹隘,拘泥于細枝末節,斤斤計較于他人一時的冷眼或言語冒犯,便會分散心神,不能將所有的精力集中到遠大的目標上,那此人注定難成大器。
真正的雄主,胸中自有丘壑,眼中唯有社稷民生,那些雞毛蒜皮的恩怨,早已被他拋諸腦后。
一位醉心科研的學者,埋首于實驗與推演之中,衣食住行皆拋諸腦后,隨手披件粗布衣衫,胡亂填一口果腹之物,便足以支撐他繼續追逐真理。
并非學者全無生活情趣,而是當心神盡數沉浸于宏大目標時,世俗瑣事便如浮云,難入其眼。
待功成名就,塵埃落定,方會重拾生活的點滴,講究衣著是否合體,飲食是否精致。
而老朱,這一生的志向,始終系于那至高無上的帝王霸業。
如何握緊權柄,如何成為一代明君,如何確保大明江山千秋永固……
為此,他殫精竭慮,傾盡心血。
其他凡俗之事,在他眼中皆如過眼煙云,微不足道。
老朱的喜怒哀樂,既是他骨子里的真性情流露,亦是精心雕琢的帝王面具,用以震懾群臣、穩固社稷。
他的情感如狂風驟雨,來得迅猛,去得無蹤。
他早已將生活與權謀表演融為一體,難分彼此。
尋常百姓很在意的“臉面”,在老朱眼中,只要不影響到帝王權力,那他真的一點都不在乎。
當然,若是對“帝王”的權力,對江山社稷,有一星半星的影響,那就完全不一樣了。
得知這酒樓乃朝廷所設,盈利九成歸于國庫,
老朱心中的怒焰,早已消散得無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無盡的歡喜。
他的孫兒朱允熥,果然聰明。
這些腰纏萬貫的豪商,他們的財富,朝廷不可明“搶”,但以如此巧妙的法子“收割”,讓他們主動將財富獻上來,卻是無妨的。
還做得天衣無縫,令人嘆服。
此刻,老朱再不覺得一盤青菜標價一兩銀子過于離譜,反而認為這價定得未免太低!
這些富賈巨商,家財億萬,一盤青菜便是五兩、十兩銀子,也不過九牛一毛,怎能不狠狠“宰上一刀”?
吃了幾口后,老朱再度微震。
不得不說,這家酒樓的菜燒得很不錯。
也算是勉強對得起它的價錢。
朱允熥在酒樓的經營上,顯然下足了功夫。
他本人便是一個吃貨,講究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對飲食之道頗有心得。
大明新政推行,朝廷特設了兩家專營酒樓的公司。
一家負責各地驛站及官府接待宴請,另一家則面向市井豪商,如這家金陵酒樓。
過去,驛站與官營酒肆多由地方官府自行打理,各自為政,弊端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