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朽且問你,自當今圣上親理朝政以來,我大明對外征戰,哪一次不是旗開得勝,威震四方?”
老朱頓時怔住了。
老者不待他開口,續道:“我大明天軍東征倭國,北伐殘元,平定女真三部,聲威赫赫,震懾得高麗不戰而降,主動稱臣!”
他眼中閃過一抹自豪,聲音愈發激昂,“便是遠征海外,如暹羅、勃固等國,皆如摧枯拉朽,彈指間敵軍便灰飛煙滅!”
“如此軍功,曠古爍今,千古未有!”
“由此可見,說百姓生話安樂便會削弱軍力,此言何其謬哉!”
老朱啞然失聲,胸中思緒翻涌。
這是鐵一般的事實,他無從辯駁。
自朱允熥秉政以來,大明軍隊所向披靡,戰無不勝。
作為從刀山火海中走來的帝王,老朱深知如今大明軍隊的戰力有何等強悍!
單說北元,在從前的他看來,草原部落作為中原千年之患,非常難以根除。
為此,分封諸子鎮守邊疆,重修長城,屯兵塞外,以徐圖蠶食。
在老朱的預計中,需要數代,乃至數十代人的心血,方有可能徹底平定草原。
未曾想,朱允熥訓練的新軍,竟以雷霆之勢蕩平北元,連長城都無需再修!
這樣的軍隊,談何沉溺安逸?
談何貪圖逸樂?
又有哪里戰力不強了呢?
老者嘴角泛起一絲笑意,道:“我大明鐵軍之所以無敵于天下,一則得益于圣上創制的火槍火炮,威力無匹,震懾敵膽,殺敵無數。”
“二則仰賴新軍之軍心如磐,士氣如虹,遠勝從前百倍,更非那些蠻夷所能企及!”
“安樂的百姓,卻養出了最忠勇的將士,這才是江山永固的根本!”
老朱再度一愣,似被老者的話點醒了。
這一層因果,他此前竟未深思。
此刻卻如醍醐灌頂。
“古時民間有諺云,‘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
“尋常良家子弟,若非走投無路,誰會甘愿投身行伍?”
“便是朝廷,以前也常將罪囚流犯貶為戍卒,充軍發配。”
他輕哼一聲,語氣中透出幾分譏諷:“上至廟堂高官,下至市井百姓,皆視當兵為賤業,蒙羞之舉。”
“士兵多半在將官的鞭笞與威壓下,勉強聽命,不得已赴戰。”
“這樣的軍隊,軍心何談堅韌?戰力又豈能強盛?”
“不過是全憑將領嚴苛督責,方能驅使作戰。”
“你方才言中之意,是說唯有困苦之人、不戀安樂者,方能上陣殺敵。”
“可試想,歷來征戰,哪位將領不是身先士卒,沖鋒在前,方能激勵三軍,勇往直前?”
“若是將領貪生怕死,不敢應戰,但這樣的軍隊,多半就一戰即潰,毫無戰力可言。”
“可是,這些將領,又有誰是真正的貧寒之士?”
“哪個統兵打仗,不是為了追逐榮華富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