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幾名高官對治理黃河頗有心得,當聽完朱厚煒建議后,幾名工部官吏不由瞪大眼睛!
焦芳急促出列,拱手高亢的道:“蔚王此國策,實乃治世之良策,臣佩服的五體投地!”
一方面是吹噓,更多的還是因為蔚王提出的治理黃河政策,是難能可貴可以實施清淤的良策!
不僅焦芳這幾個狗腿子出列贊賞,就連傅瀚等幾名內閣輔臣,都不由瞇著眼望向了朱厚煒。
滿朝文武,不管對朱厚煒什么態度,但就此國策來說,都不得不佩服蔚王手段之厲害。
這樣的治國人才,卻不得不委身在府邸,怎么不是對朝廷的損失呢?
可惜,他是一名藩王,如果不是,該多好,一定將會是名留千古的名臣!
不說別的,只要黃河治理好,單這一項成就,就足以讓朱厚煒青史留名,更別提蔚王在此前對大明做出的一次次貢獻。
工部尚書曾鑒出列,拱手道:“啟奏太子殿下,微臣附議蔚王之策。”
朱厚照臉上帶著笑容,贊許道:“蔚王智高毓敏,著內閣首輔領工部就蔚王此策治河。”
“若有不懂,則可盡問蔚王。”
首輔傅瀚和工部尚書曾鑒拱手道:“微臣遵旨!”
……
徐府。
徐家幾名長輩急促而來,找到徐光祚,道:“大侄子,喜事,喜事!”
“你可知咱侄女兒看上的那名男子是誰?”
“蔚王,蔚王啊!”
徐光祚一臉迷茫:“什么?”
“那個男子啊,不是什么窮書生,他是蔚王啊,大明二皇子啊!”
徐光祚:“啊?”
……
“小菡。”
夏婉兒在徐府側院內,找到徐光菡,平復心情后開口:“我要入宮了。”
“總會有辦法的。”
夏婉兒搖搖頭道:“不是,朱公子他……是太子。”
徐光菡:“啊?”
夏婉兒點點頭:“嗯,他是太子。”
“那,他弟……是?”
“蔚王。”夏婉兒道,“這下你不用千方百計考慮他要不要博取功名,會不會自卑于和你國公府身份差距了。”
徐光菡愣在原地,久久沒回過神,那他的母親……皇后?
昨天夜里,和她相處一晚的,是大明皇后?
徐光菡:“……”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