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末,甲戍科會試告一段落,楊廷和之子楊慎位列會試第三,成功躋身貢士行列,等待三月殿試。
同時,弘治皇帝也任命提拔楊廷和為內閣首輔,梁儲為內閣次輔。
在提任內閣首輔的事情上,皇帝擁有推薦權,六部則擁有決議權,基本皇帝提名,六部都不會反對。
焦芳例外。
弘治皇帝也是因為要給朱厚煒臺階,所以在上一任提拔內閣首輔的事情上,他沒有親自提名,而是采用六部廷推的方式,也是給焦芳保留個體面,怕焦芳怪罪到朱厚煒。
這次則不同,弘治皇帝直接任命楊廷和為內閣首輔。
內閣只有兩名成員,顯然是不夠的,梁儲性中庸,換言之,如果不再提拔一人牽制楊廷和,內閣將會形成楊廷和一家獨大的情況。
不過弘治皇帝還在考察,考察楊廷和對天子的態度,如果楊廷和能妥協附庸天子,那弘治皇帝則會隨便選一人入閣,但如果楊廷和政見和天子不同,甚至有激進奪權的風險,弘治皇帝則需再選一人限制楊廷和。
有明一朝,君君臣臣,從來都是暗中角力,這是明朝政治的常態化,任何皇帝都不例外,貫穿明朝始末。
……
刑部尚書白昂恥辱的從占城歸來,在回到京師的時候,白昂便提出了辭職,朱厚照不準,免禮道:“國家還需要卿,切勿生怠慢退縮之意。”
話雖然說的好聽,但朱厚照很記仇,白昂在處理自己弟弟的問題上是持激進態度,朱厚照雖然沒答應他的辭職,但也并沒有讓刑部侍郎屠勛還職給白昂。
換言之,白昂即便回京師,權力依舊被架空,這會倒逼著白昂不斷提起辭職。
如此三次后,朱厚照才道:“既卿意已決,孤便不再挽留,準。”
刑部尚書致仕,權力真空,按照弘治皇帝的一貫處事態度,他是一定不會讓刑部左侍郎屠勛按部就班的上位,肯定會空降其他人勝任刑部尚書職。
就和弘治十二年誅殺太醫院院正劉文泰一樣,劉文泰被誅后,弘治皇帝立刻提拔了王務升任太醫院院正,超乎所有人預料。
那時弘治皇帝對朱厚煒的解釋時,如果所有人都按部就班的上位,那天下人都會認為他們升遷是理所當然的,天恩就不復存在。
所以弘治皇帝才會提拔其他人上去,所謂天威難測就是這個道理,如此才能讓
雨露雷霆,俱是君恩,這八個字被弘治皇帝玩的出神入化。
不過這次弘治皇帝卻一改常態,直接提拔了刑部左侍郎屠勛上位,升為刑部尚書。
因為屠勛在處理蔚王殺首輔的事上是站在弘治皇帝這一邊的,提拔他上位,也會讓其他人明白一個道理,忠心于天子的臣僚,皇帝不會虧待。
所有種種,不過都是權力具象化,依舊是君臣斗智斗勇的體現。
但凡是個聰明人都應該知道,人事大權還在皇帝身上,但凡有野心想升遷的,還是老老實實和他天家站在一起!
在無人注意的角落,還有一名翰林官被升遷了,升為內閣敕造,這名翰林官的名字叫做嚴嵩。
嚴嵩心里明白,焦芳致仕內閣后,蔚王在內閣沒有任何話語權,提拔自己的目的,不過依舊是讓蔚王了解內閣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