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瞅瞅,到底寫了什么肉麻的詞兒。”
大嫂看不過去了,走過來拿過了材料紙,只是一眼,她也呆愣住了。
她的眼神死死地盯著眼前的景象,那是一種無法言喻的震驚,仿佛整個世界都在這一刻顛覆。
“老大家的,鐵錘到底寫了什么啊?”姚雪茹這會也感到有些好奇。
“不是...情書...是...是....”大嫂想要解釋,情急之下,嘴里卻拌了蒜。
“你這孩子整天大大咧咧的,天塌下來也不會皺眉頭,今兒是怎么了?我看看。”
姚雪茹從大嫂手里搶過材料紙,念道:“上山下鄉知識青年回城通知單.....”
“這,這是知青回城的手續?”
姚雪茹一想到剛才自己差點把材料紙撕破,就忍不住打個哆嗦。
柳宗山聽說是知青回城手續,他的第一反應是不可能。
畢竟他跑了那么多天,都沒能辦成。
李鐵錘整天在廠里面忙,怎么突然就搞定了呢?
“我看看....”
柳宗山從姚雪茹的手里小心翼翼的接過手續,看著上面的紅色印章,這才徹底相信了。
李鐵錘這貨雖是個土匪,但是也不敢仿冒這玩意。
“鐵錘,你去跑了手續?”
“也算是吧....”李鐵錘感覺自己好像有點臉紅。
從紅星廠騎著自行車跑到研究所....這也算是跑吧?
此時柳宗山、姚雪茹還有大嫂的目光都集中在回城手續上,壓根沒有注意到,這才算是沒有丟面兒。
“有了這份手續,晏荷還需要盡快趕回松原,讓地方上出具手續,才能調回來。”
柳宗山這陣子跑手續,雖然沒把手續跑到手里面,但是對回城的政策和步驟吃得很透。
因為很多知青在鄉下承擔生產任務,為了避免對鄉下的生產造成不良影響,所以地方上也有決定權。
畢竟不能你把人送來了,說調走就調走,這是過家家嗎?
“鐵錘,地方上的工作比較難辦,這樣吧,廠里的工作暫時交給別人,你陪晏荷回去一趟。”
柳宗山琢磨了半天,看著李鐵錘說道。
“爹,您放心,俺明兒天就出發回去。”
李鐵錘也有點想念靠山屯的小伙伴了,正想趁這個機會回去看看。
姚雪茹確定兩人要回去后,立刻翻箱倒柜起來,把家里攢下的好東西裝進了箱子里。
“這是新衣服,送給親家母的。”
“這是糕點,還有糖果....”
當初李鐵錘進京的時候,給柳家帶了不少禮物,姚雪茹是個講究人,此時自然不能折了面子。
李鐵錘看著忙碌的丈母娘,這才想起來好不容易到京城一趟,肯定要給親朋好友帶一些禮物。
特別是白得寶他們,都想要京城的紀念品。
李鐵錘騎著自行車載著柳晏荷逛了一趟東單廣場。
由東單廣場南墻東犄角往西到臺基廠口(基本上就是現在對外貿易部那個地方)的這塊地方,在這個年代,是專門用來擺小攤兒的。
當然了,這年月還不允許擺攤兒,但是那些破落戶們總得吃飯啊。
沒有人會跟填不飽肚子的人過不去。
所以上面也是睜一只閉一只眼。
廣場上人很多。
倒賣糧票的票販子,古董販子、賣手工藝品的小販全都在墻角支起了小攤兒。
“這里跟松原的黑市差不多....”
李鐵錘帶著柳晏荷跟隨著人流走到廣場上。
一邊走一邊掃視兩邊的小攤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