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只知道自已終于說出了想說的話。
這時候念兒迷迷糊糊地醒了過來,喊了聲“阿娘……”
“阿娘在。”
玉珠連忙走到榻邊,幫念兒把睡皺了的小衣衫撫平。
不管遇到什么事,她只要看到念兒,就覺得人生依舊美好。
接下來兩天,顧元嘉都沒再出現在玉珠面前。
即便同在長安王府之中,王府這么大,一個在前院,一個在后院,不專程見面,其實很難碰見。
到了第三天,送親使柳彥回京,第一時間進宮面圣。
皇帝在御書房召見柳彥。
柳探花一路風塵仆仆,再俊秀的兒郎經過北離的風霜,也粗獷了幾分。
皇帝乍一見到柳彥的時候,都沒認出來,“柳愛卿?”
“臣柳彥,參見皇上。”
柳彥拱手行禮,一如從前。
皇帝見他身姿板正,連行禮的姿勢都比旁人風雅幾分,這才確認就這是柳探花。
“柳愛卿風塵仆仆,一路辛苦。此次大興和北離聯姻能順利進行,柳愛卿居功甚偉。”
皇帝說著,順勢提起了孫良驥死于北離亂軍之手的事,說北離這次內亂來的突然,問他在北離還遇到了什么事。
柳彥說:“臣不敢居功,如今兩國太平全都仰仗公主救了北離的十七王子,十七王子繼任大單于,自然對我大興更加友好。”
他跟皇帝說了很多北離內亂的事,甚至講了孫良驥之死。
孫將軍在公主和王妃失蹤之后,沒能按時拿到解藥,在毒發之時死于亂軍之手。
柳彥和霍崢不想讓公主知道這件事,擔心她覺得孫良驥是因她而死。
其實從大局上來說,孫良驥死在北離,遠比他活著回到大興對他們更有利。
一個不能跟他們站在一條戰線上的異心之人,若是活著回到大興,將長安王夫婦出現在北離的事稟報皇帝,那不管北離那邊如何替長安王夫婦遮掩也是無用功。
如今孫良驥死在了北離,柳彥這個送親使帶著一眾已經收服的同行士兵回到京城,不管皇帝如何問話,他們的回答都已經統一答案。
就像現在,皇帝收到暗報,說有傳聞說長安王夫婦出現在北離境內,但沒有證據。
皇帝只能暗示柳彥說出他在北離遇到的人和事。
柳彥明知道皇帝想聽什么,但他一本正經說北離內亂,三大部族,新任大單于和公主如何如何友好相處。
他本就文采出眾,說些北離那些事來簡直出口成章,皇帝聽了半天沒聽到自已想聽,不得不出聲打斷:“柳愛卿。”
柳彥抬眸,眸色清正看向皇帝,“是臣說的還不夠詳盡?那臣回去寫成書冊再呈于皇上御覽。”
“柳彥。”皇帝直接喊了柳探花的全名,“你當真不知道朕問的是什么?”
柳探花正色道:“能讓皇帝親自過問的,自然是兩國邦交,萬千百姓的將來。”
皇帝噎了一下。
柳探花這話說的,倒讓他這個一心只想知道霍崢是不是陽奉陰違去了北離的皇帝有些汗顏了。
“朕最關心的自然是兩國邦交和萬千百姓的將來。”皇帝立刻為自已找補,然而下一句,又問柳彥,“但朕收到暗報,說長安王夫婦率眾暗中潛入北離境內,險些挑起兩國紛爭,你當時就在北離,這事究竟如何,你如實稟來。”
柳彥說:“長安王夫婦出現在北離這事確有傳聞。”
“哦。”皇帝追問道:“那你在北離見到了長安王?”
“見到了……”柳彥停頓了一下,“假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