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嫣然沒好意思說自已是鳳凰,在北離的天空做飛翔的鷹就很好。
她那些逃亡日子的困苦和害怕,在信上只字未提,只跟母后說其實北離也沒那么不好。
所以母后也不必太過擔心她。
而且霍嫣然覺得這一輩子,能跟柳彥一起走過幾千里路,一起著紅衣,怎么不算成過親呢?
僅是如此,傻姑娘就已經很滿足了。
王皇后看信看得眼眶酸澀,不好當著柳彥的失態,她把信折好收入袖中,轉而對柳彥說:“這一趟去北離,辛苦柳大人了。嫣然自小被本宮慣得嬌氣……”
“公主很好。”
柳彥一點也不覺得公主嬌氣。
他對皇后娘娘說:“臣送她去北離,來日也會接她回大興。”
王皇后聞言,心頭一驚。
這個柳探花說話這么直接的嗎?
好在此處沒有外人。
但王皇后還是揮了揮手,示意左右宮人都退下,只剩下一個高女官站在一旁。
王皇后緩緩道:“柳大人這話……”
“此次北離內亂,是長安王助北離新任大單于平定的,大單于許諾,兩國邦交不再用聯姻維系,公主留在北離,是因為長安王和王妃向北離提出開通互市……”
柳彥知道王皇后和皇帝不同,皇后娘娘是一心盼著兒女都好,所以那些在皇帝面前只字不提的事,到了王皇后面前就直接和盤托出。
這些事關系重大,不能寫在書信上,以免被人截下置長安王夫婦于危險中的,但王皇后一直蒙在鼓里,難免擔憂萬分。
于是春枝和霍崢還有霍嫣然三人商量了一下,決定讓柳彥回京之后,親口跟母后說明。
這樣一來,完全杜絕被人拿住把柄的可能。
也能讓王皇后放寬心。
柳彥說一旦兩國開通互市,萬千百姓受益,局面便會大為不同。
王皇后身居后位這么多年,雖然從不干涉朝政,但這些事總歸是明白的。
她聽完之后,既心疼嫣然那么傻,又為她真正成長了而感到驕傲。
即便小公主長于深宮,滿眼爭名奪利,也依舊有一顆澄澈的心,心懷百姓,大愛天下。
柳彥不便在后宮久留,同王皇后說完這些之后就告退了。
王皇后讓高女官送他出宮。
柳彥出宮之后,沒有直接回柳府,反而轉道去了平西大將軍府。
婢女錦書來報,說“柳大人來訪”的時候,宋婉兒正在給一只摔斷了腿的野貓包扎。
野貓桀驁不馴,一直朝人哈氣,兇巴巴的。
宋婉兒拍了拍野貓的頭,“你要是再兇我,就直接把你藥倒,看你怎么兇我!”
她說著,又問那婢女,“你剛才說什么?誰來了?”
“柳探花、柳大人!”
錦書提高了嗓門,這次喊得特別大聲。
宋婉兒懵了,“柳探花來找我?他不是做送親使送公主去北離了嗎?他回來了?!”
她說著,也顧不上給受傷的野貓的包扎了,直接把手里白布塞給了一旁的婢女,“你來給它包扎,我得去見見柳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