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身處密閉空間的窒息與絕望。
感同身受。
甚至能傳達出來。
那眼神。
特別是眼神傳遞。
在這一點里。
他就像看見了故人。
看見了那個.恃才傲物,從不努力,從不去錘煉自己的演技,就用自己最單純的天賦,走到影帝位置的人。
他是天生的天才。
一個單純依靠著自己的身體天賦,就能夠走到別人一輩子都走不到的地步的人。
梁朝韋。
李軒也有著同樣的眼神天賦。
不是更弱的那種。
是同款。
一模一樣。
此時這份眼神已經讓劉瑋強沉浸進去了。
一個被活埋的貨車司機。
剩余的電量,就是生命線。
打火機剩余的油量,就是這里還有光明的地方。
“別擔心,我們會來救你的,保持定位,我們會積極營救,請不要緊張。”
第一個報警電話被認為是玩笑。
浪費了寶貴的三分鐘。
我他媽都被活埋了,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哪里,你讓我怎么提供準確的位置,可是我們不提供準確的位置,出不了警呀(無奈)。
直到第二次電話的時候,他們才勉強相信了這件事,具體信號位置,在不在國境線內,還有安撫情緒的話語。
不要緊張,我們曾經研究過一個和你處境一樣的人,我們具備營救的經驗。
不要著急,沒關系。
舒緩的話語,連同志李軒的心情也放松了下來。
劉瑋強也覺得自己的情緒也放松了下來。
電話的那一邊是華夏,寬厚的配音給人一種安全感。
好像有那么點希望了。
對呀,我們國家的人肯定不會放著不管。
希望燃起來了。
有希望獲救。
我能出去。
不知不覺之間。
劉瑋強也徹底的陷入到這種沉浸感里去了,完全的被李軒吸引進去。
他媽的。
搞出這個劇本來的李軒。
還真是一個天才。
照這個趨勢下去的話,好像還真有可能把這作品撐一個小時三十分鐘。
一個完全由李軒。
一個人主導的全部節奏。
“我感覺跟他拍戲很難受。”
“我其實明白你這種感覺。”
在拍攝的時候,連身經百戰的《無間道》劇組班底,
其實對于劇組而言,什么樣的人沒有合作過。
什么沉浸派演員,這么多年,也不是沒見過,當年的梅燕芳和張果榮就是沉浸路子,一旦進入角色里。
就很難脫離出來。
一般這種人是不適合當導演的。
又或者說不太適合自導自演,當進入到其中一個角色里的時候,很難再進行另外一個角色。
沉浸的演員是“自閉”。
而導演是需要“指揮”和“交流”的。
以李軒目前表現出來的沉浸派感覺,他確實就不太適合擔任導演這一職位。
但就像李軒每一次都能給劉瑋強震驚一樣。
眼前的時候,李軒似乎分成了兩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