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角色的李軒,躺在這棺材里恐懼,無助,讓旁人看著都揪心的人。
還有作為導演讓攝影讓機位隨之旋轉律動的李軒。
他們就像兩個人一樣。
分別做著彼此的任務和動作,互不影響對方的行動。
就像精神分裂的兩個人一樣。
兩個人頂著一張臉。
誰需要的時候就讓對方上線。
這種奇妙怪異的感覺。
到底哪邊是真的李軒哪邊是角色李軒呀!
劉瑋強覺得,那種怪異的感覺就令人分不清真真假假。
也是李軒這家伙,居然能夠真的一邊沉浸一邊作為導演指揮。
左腦和右腦分別操控身體嗎。
這是何等的怪異和怪胎。
他居然是用這種方法,去分別作為導演和演員,互相獨立互不干涉的方式。
有點癲。
但好像真的有用。
很他媽的有用。
這種奇異的拍戲體驗。
劉瑋強此時就不想離開這劇組了。
他被徹底吸引住了。
李軒這個演員。
但這里就有一個矛盾的地方。
他就不是這劇組的成員,劉瑋強直接就大手一揮,那沒關系,我掛名這劇組不就好了。
于是乎,劉瑋強就真的成了《活埋》的攝影指導,甚至其他劇組成員都覺得不可思議。
這可是香江的一線大導演呢。
光是他掛名,可都能吸引住一批注意力。
可都是活生生的熱度呀。
大導演掛名都是要花錢的。
那就有正當的理由看《活埋》了。
對于這劇本,這并不是沒得搞,這是一個很完整的結構作品,如果是一部話劇的話,它是很完整的結構,甚至整體還算是有趣,只能說最大的問題還是一個問題,這是一部一個小時30分鐘的電影作品,它的長度就注定了。
想要一個人拉住觀眾,這難度絕對是爆炸級別的。
但現在看李軒的表現。
那完整情緒起伏的變化。
真的就是梁朝韋本韋!
一點點細微的情感變化波動都能夠放出來。
細微到了極致的情緒波動,這可是梁朝韋的看家本領。
而且這機位,這攝影角度。
“他和杜戚風是什么關系?怎么拍攝之間竟然有幾分他的味道.”
此時,劉瑋強已經沉迷對李軒的好奇心。
無論是作為演員的他,還是作為對同行導演后輩的好起心
他的拍攝風格就十分的獨到。
好像能看到他自己的影子,好像也能看到他以往同僚的影子。
特別是那種杜戚風的冷冽感,不能說是在模仿,只能說這機位鏡頭的精髓就有了,讓他就有一種杜戚風就在眼前的感覺,簡直一模一樣。
沒有一點點的區別。
這是杜戚風本風肉身來的?
拍攝的進度非常的快。
只有一個人,硬要說的話就只有幾個鏡頭機位,幾個位置要調,空間,片場都在這里完成的
一個人,一口棺材場景。
從主角,大貨車司機‘李軒’一次次的呼叫,從希望,到失望,從谷峰,到谷底,一次一次的跳躍
打電話給運輸公司,運輸公司那邊表示需要您的員工號,而且現在不是工作時間,不算工傷云云——寶貴的通話時間,對方竟然是在甩掉責任,而不是在尋找李軒
打電話給運輸公司是百分之百沒用的,只能求助于國內的警方和國家安全。
一開始報警那邊還當玩笑,后來終于是意識到了事情。
對不起.我的權限找不到你的坐標,我們要寫報告,向上請示——請,稍等,我還在等領導的簽名,流程的事情不能丟
我知道你很急,但是先不要急!再著急也要先等我們把領導找到,把公章給找出來,而且不能越級上報,越級上報是違規。
稍等,很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