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倫點了點頭,“既然這樣,劇本是探討的人性陰暗面,所以攝影風格以暗黑為主嘍?”
大衛·芬奇一笑,“是啊,我和攝影師討論過了,這故事應該要看起來也非常嚇人;”
“視覺效果會以潮濕、昏暗,來烘托出懸疑驚悚的氛圍,不僅如此,針對劇中每一場命案,我們也會根據不同主題設計出不同的布光!”
比如暴食,畫面將會以冷色調奠定主體風格,多用特寫、近景顯示狹窄的室內空間;
貪婪的話,又用全景展示出死者的奢靡生活,符合他的罪名,運用冷暖色光對比,以造成視覺刺激;
而淫欲部分的場面中,又營造出夜店燈紅酒綠的環境氛圍……
大衛·芬奇通過這部電影,想要創造出一種黑色世界觀,并且還要巧妙且精彩地把“黑色電影”的傳統融入到了當今的社會中。
而黑色電影的特點在于,它提出一種模糊不清的道德標準,特意給予兇手救世主的標簽;
《七宗罪》的劇本塑造了一個偏執而瘋狂的兇手形象,他為每一個死者都根據罪名的不同,而設計出了不同的殺人方式,唯一的相同之處在于作案手法都十分殘忍,且反偵察意識極強。
最重要的是,兇手完成殺人計劃的意志無比強烈,最終以自己的生命來進行所謂的宣道!
黑色電影是存在主義、悲觀的浪漫主義和憤世嫉俗的人物形象相結合的典型的美國化呈現;
理想隕落、真誠喪失、人性異化以及精神崩潰是黑色電影永恒的主題,即使黑色電影的形式隨著時代的發展也在產生相應的變化,但其所傳達出的這種悲觀、疏離、迷失和懷舊是不變的。
在劇本《七宗罪》的主題中,這種“黑色”的氛圍更是無處不在,黑暗和恐怖貫穿故事始終!
不過,《七宗罪》的結局很顯然也是出乎意料之外的,在常見的故事情節中,電影常常以惡人得到懲罰、好人最終勝利為結尾;
但在這個劇本中,仿佛一切都在按照兇手計劃的方向在發展,最后雖然兇手死去了,但他的死本來也是他自己計劃的一部分,故事中最大的受害者變成了年輕的探員夫婦。
《七宗罪》的故事結尾,缺失了人物的觸底反彈的環節,而是直接給觀眾展示了正面角色墮落的全過程,給了人們極大的沖擊力!
“大衛,既然都準備好了,劇組的組建也要盡快開始才好,”亞倫說了會支持大衛·芬奇,但你得快一點啊。
“呃,我已經找了摩根·弗里曼和丹澤爾·華盛頓,劇本已經送給了他們;”
“似乎,有些不是時候。”
聽大衛·芬奇說完,亞倫也是愣了一下,摩根·弗里曼和丹澤爾·華盛頓這兩人?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