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子里的供銷社,面積雖然不是很大,但是東西卻琳瑯滿目的。除了日常生活用品一應俱全外,供銷社里供應的工業品也有很多。
現在是計劃經濟時代,供應的工業品也是需要憑票才能買到的,有手表,縫紐機,自行車,做衣服的布料,日用工業品肥皂,毛巾,鞋帽,等。
走到一處沒人的柜臺前,看著一位頭戴白色帽子,身穿白色大褂,低頭不知道忙些什么的售貨員。
輕輕的敲了敲柜臺:
“同志~勞駕您~我要買點兒東西。”
這位年輕的售貨員女同志,聽到了聲音后,本來還有點兒不耐煩的。結果她抬起頭來一看,嚯~好一個精神帥小伙啊。她的眼神兒,瞬間就是一亮,臉上也罕見的露出笑容,語氣熱切的對他說道:
“呦~這位同志啊,您這是需要點兒什么呀?”
劉之野也是無語啊,看樣子不管在什么年代,刷臉都好使啊。
“同志,我跟你們李主任聯系過了,過來買一輛自行車。”
說著把自行車票,和160元錢給對方遞了過去。
這女售貨員說了句您稍等啊,我去后面辦公室幫您問一下。說著話就走進了,貨架背后的一個房間里。
進去不大一會兒,就看著這位女售貨員同志,推出來一輛嶄新的自行車。
“劉科長您好~嗨~我也不知道是您啊。吶~這就是李主任,交代給您留的那輛自行車,您看看還滿意嗎?”
劉之野深切的,看著眼前的永久28大杠:深綠色的車身,錳鋼車架,手捏式剎車,鍍鉻的車鈴兒,黑色真皮的座位,28寸超大拋光車輪,獨特的斜挎式騎法兒,能耗百公里三個饅頭一碗水,哈哈哈~
騎上車就是一路風馳電逝,真是拉風啊,一路享受著別人羨慕嫉妒恨的眼神,感覺真爽。
一點兒也不夸張,這年月買這么輛28大杠自行車,可比后世買輛40左右萬的私家車帶來的震撼還多。
畢竟后世的人們買輛私家車,或者幾十萬的車一點兒也不稀奇。
但這個時代不一樣,普通人沒有能力,也沒有機會開上私家車。
除了少數的資本家手里還保留私家車外,只有政府跟軍隊才能有小汽車。一般的級別還配不上,縣處級正常情況下,都是騎著自行車上下班。
所以,自行車才是四九城人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
因為四九城里的人口多,購買力旺盛。到1957年10月,四九城里甚至出現了深夜排隊購買自行車的景象,一些不法商販趁機套購倒賣謀取私利。
在這個物資匱乏的年代,四九城只能采取憑票供應的辦法。買一輛自行車,也屬于四九城家庭里重要的“大件兒”,定能讓街坊鄰居羨慕不已。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