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他又看向了霍存:“這位是?”
劉之野一拍腦門,忘了給他倆介紹了,便一指霍存說道:“大伯!我給您介紹一下,這位是霍存,是我的好友兼同學,同時也是鐵林的領導。”
然后,他又對霍存說道:“這位是我的親大伯,也是劉鐵林的父親。”
霍存此人,雖有些公子哥習氣,但只對某些人如此。他與劉之野相處,則無此毛病,且對其家人更是客氣有加。
因此,當他初到大隊,愛屋及烏之下,便將關注地目光投向了劉之野的弟弟劉鐵林。
“大爺,您好!我是霍存,您就叫我小霍就行。我代集訓大隊的所有人員,向您及家人問好。”霍存給他敬了個禮說道。
大伯劉元生可不敢托大,這人可是鐵林的領導,人家也就客氣客氣,自已那能就這樣端著,于是他熱情與霍存握手道:“歡迎,霍領導蒞臨我們劉家,走咱們進屋去歇歇腳,喝杯熱茶。”
進了屋,劉之野詢問起養殖場的現有情況。
他問道:“大伯,現在養殖場養了多少家禽家畜?”
看著養殖場內,雞鴨鵝成群,豬牛羊滿圈。劉之野一邊觀察著場內的情況,一邊思考著如何合理地調配資源,讓每一種動物都能發揮出最大的效益。
大伯接過霍存遞過來的煙,深深地吸了一口,然后振奮地說道:“咱們養殖場現在可是規模不小啊,母雞一千五百只,鴨子三百只,鵝二百只,羊二百只,豬三百頭,奶牛五頭,黃牛二十五頭。”
他頓了頓,又補充道:“這些可都是我們精心照料的結果。雞鴨鵝都是從附近的國營農場挑選出來的優良品種,羊和豬則是從本地挑選的健康家豬培育的,奶牛和黃牛則是我們專門從草原引進的優質品種。”
劉之野聽了,眉頭微皺:“這養殖規模可不小啊,能養活得了這么多嗎?”這年頭,連人都吃不飽,更別說養殖畜牲了。
尤其這年月,連專門生產飼料的都沒有,大家伙兒更是缺吃少喝的。
他看了看周圍的環境,心中不禁有些疑惑,這養殖場是怎么養活這么多的畜牲的呢?
大伯看了一眼霍存,然后接著說道:“幸虧你每個月都會送來一些海邊那些臭魚爛蝦雜七雜八的東西,再加上村里組織打的青草等。否則,這么多牲口可真是養不了啊。哎,這些牲口現在可是我們村的重要收入來源啊。”
他又補充道:“那些東西雖然味道難聞,但曬干后與草料攪拌在一起,牲口們就特別喜歡吃了。它們吃了這些,不僅長得快,毛發也更加光亮。”
說起這些東西,劉之野就有些得意。
他每次去津港,總是滿載而歸。那里的海邊堆積著魚蝦蟹貝類海草等雜碎,沿海的人看不上眼,但是內陸的人可稀罕了。
只是,這些海雜碎運輸過去很困難。不過,對于劉之野來說,這根本不是問題。他的空間大得驚人,總能找到空閑的地方。
每次去津港,他都會帶回一大批海雜碎,抽時間就讓人開車拉到村里的養殖場喂牲口。
劉之野心里盤算著,下次去津港多搞些這東西回來,反正一漲潮海邊有的是人不能吃,家禽畜牲可以吃的東西。
是時候擴大養殖規模了。隨著他私下里物資交易量的不斷增大,客戶們的需求也從海鮮擴展到了肉食品。
為了滿足這一需求,他們需要擴大養殖規模,增加對各種肉類、蛋類副食品的需求供應。
劉之野想起過年時和大伯劉元生的提議,于是問道:“南山下的水塘子疏通好了嗎?”大伯笑著回答:“早就挖好了,就等著放魚蝦蟹苗。”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