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九月九—給老爺子做大壽
在午后陽光的照耀下,劉家老宅里舉辦了一場別具一格的家庭聚會。大堂里古色古香地布置,透露出一種溫馨而舒適的氛圍。
參加聚會的都是劉之野一家的近親,他們各自帶著笑容和故事,匯聚在這個充滿歷史韻味的老宅中。
八仙桌上擺滿了大伯母與母親鄧茹等長輩精心烹制的美食,香氣四溢,令人垂涎欲滴。
在酒桌上,劉之野又拿出了他定制的高檔白酒—“王府白酒”,將二十幾個大男人喝得是個個臉紅脖子粗。
他一邊倒酒,一邊講述著這“王府白酒”的來歷和故事,讓每個人都聽得津津有味。
酒過三巡,大家已經有些醉意,但仍然興致勃勃地談論著各種話題,氣氛十分熱烈。
幾個讀上了大學、高中、中專的后起之秀,也加入了他們成年人的談話中,他們不時地插科打諢,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老爺子是這里輩分最高的一位長輩,今年虛歲馬上七十九了,雖然已經是白發蒼蒼,但精神依然抖擻。
他年輕那會兒起便投身于中醫事業,救死扶傷地,積累了豐富的醫療經驗。
后來,他又接受了劉氏族長的職務,成為一位公正無私、智慧長者。他在族里處事公正,從不貪占族人的便宜,總是樂于救貧扶困。
因此,老爺子深受大家的尊敬和愛戴,是一位遠近聞名的長者。
大伯劉元生見老爺子高興,笑著提議:“爹,今年您七十九了,我跟竟齋的意思是,給您做壽。您覺得怎么樣?”老爺子聽了,臉上露出滿意的微笑。
京城人對五十歲以上的老人過生日稱為“做壽”。一般逢十稱為“大壽”,像五十大壽、六十大壽、七十大壽,但實際上往往是在虛歲五十九歲時做六十大壽,其余類推。
這人老了就喜歡后輩們能歡聚一堂,熱熱鬧鬧地。不過,他還是提醒了一句:“元生、竟齋你們兄弟孝順我,我當然高興,但大操大辦我可不允許。咱們一家人熱熱鬧鬧地,我就心滿意足了。”
三叔公劉洪在一旁聽后,不滿地道:“大哥,您這是什么話,合著您過大壽,我們這些人還不能參加嗎?”
“這我不答應啊!”
劉元海附和著說:“三叔說得對。大伯,您做壽可不能就這么簡單地應付了事。”
“別說我們不答應。”劉元海又補充道,“村里的人也不答應。”
“是啊,大爺爺,我們不答應!”
“對!……”
老爺子看著老弟、侄子、孫子輩們的一頓反對,一時間他也有些為難。他心知若是拒絕,這些人可能會不依不饒,若是同意,他又覺得奢侈浪費,高調行事并非他所愿。
老爺子一時間有些左右為難,“這……”
劉之野看著老爺子,心里有些為難。他勸道:“爺爺,大家一片真心,您老就隨了我們的意吧!您放心,這過個壽的花銷,對我們來說只是小事情。”
老爺子沉默了片刻,然后嘆了口氣,點了點頭。
三叔公劉洪笑著提議:“再過不到兩個月就是重陽節了,我覺得我們可以借重陽節給您過個壽。”
大伯伙聞言,點頭贊同道:“三叔提議的日子好,那天本身就是敬老節,就那天吧!”
劉竟齋也笑著,附和道:“這天好,過去咱們老京城人皆習慣在這一天給長輩們過壽的。”
重陽節在京城地區也叫做“敬老節”,也有叫做“女兒節”的。
提及老京城人地孝道,在慶壽這一方面是極有特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