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隨著一聲巨響,劉之野站在轟鳴的63式裝甲指揮車內,心跳與機器的震動同步加速。
他透過望遠鏡,清晰地看到目標一號靶位被一輛59式坦克車精準地命中。
劉之野隨后咧嘴一笑,眼中閃過一絲滿意的光芒。
“好!一發命中!”
“不愧是,精銳之師。”
同車的裝甲團團長孟魯豫放下望遠鏡,嘴角微揚,劉之野說:“參謀長!您過獎了,我們團訓練這么久,如果打個固定靶還會脫靶,那才真是讓人笑掉大牙。”
劉之野笑著捶了一下孟魯豫,“好你個老孟,幾年沒見還跟我謙虛上了,當初那個都不把m騎一師放眼里的孟大膽,那兒去了?”
孟魯豫假裝酸溜溜地道:“哎呀,這不是上官來了,我誠惶誠恐嘛!”
劉之野聽聞后,輕輕用手指點了點孟魯豫。孟魯豫心知肚明,不等劉之野開口取笑,便自顧自地笑了起來,豪爽的笑聲回蕩在空氣中:“哈哈哈……剛聽說我部要改編為衛戌部隊時,我確實有些不情愿。但得知能與你并肩作戰,我內心的喜悅難以言表。”
“老劉,這么多年了,想死我了你……”
劉之野聞言,他的眼睛也有些泛紅,見到了戰友孟魯豫,他腦海里又想起了那些活著的,犧牲了地戰友們。
孟魯豫,原名孟學才,現年34歲。他曾在民黨王牌軍74師擔任裝甲兵上尉連長,學生時期便去了老美,期間在老美軍校深造裝甲兵專業。
然而,剛回國后便趕上了孟良崮戰役,從此他遭遇了命運的轉折,被俘后選擇加入我軍,并積極申請入黨。
孟學才為紀念新的生活和信仰,他更名為孟魯豫,踏上了嶄新的人生征程。
這人可是個裝甲兵天才,他于1951年3月31日,隨志愿軍裝甲兵的坦克第1師首先開赴北朝。
他當時只是一名排長,指揮著部下3輛t-34/85中型坦克,在一次戰役中就擊毀過老m,8輛謝爾曼坦克,而自身只損失一輛坦克。
當時在志愿軍坦克兵到達前線之前,老m坦克部隊欺負志愿軍缺乏反坦克武器,經常在戰斗中大膽摸入防線,有時深入志愿軍陣地縱深達10公里以上,從側后攻擊志愿軍前線部隊,對前沿陣地構成極大威脅。
針對m軍坦克的狂妄自大,志愿軍決定在其深入陣地縱深時,利用坦克部隊對m軍進行伏擊作戰。
10月12日,志愿軍坦克第1師第2團按照上級命令,派1個排協同第139師第317團第2營,埋伏在沐浴洞江北的陣地上,待機消滅迂回志愿軍陣地翼側的m軍坦克。
10月14日深夜,第2營第1連第3排,3輛坦克在排長孟魯豫的帶領,以及炮兵發射炮彈聲音的掩護下,駛達潛伏陣地,并且用草皮和樹枝對坦克掩體進行偽裝,修筑了由圓木和石頭構建的堅固掩體。
此時沒有人知道這次潛伏,會成為我軍歷史上時間最長的伏擊作戰記錄。
“我們繼續堅守陣地!”在排長孟魯豫的率領下,距離敵人前沿陣地只有500米的地方,敵人的一舉一動都在他們眼皮底下。
從射擊孔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敵人,全排耐心地潛伏了17天,開創了我軍歷史上潛伏時間最長的紀錄。
10月31日清晨,m軍十幾輛謝爾曼坦克向伏擊陣地運動,接到命令的第3排迅速進入戰斗狀態。
m軍坦克爬到盤山道山嘴時,后面的8輛坦克便隱蔽地停下來,只有前邊的4輛坦克還在繼續爬。
而且在越過山嘴后,m軍坦克就拉長了距離,前進速度也越來越慢,并且盲目地用機槍向志愿軍陣地掃射,進行火力偵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