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飯桌上,只要坐下,就不要挪地方,一直坐到散席。
老京城人認為,聚餐時的座位雖然是按長幼和輩分來安排的,但只要您坐下,就按《易經》八卦來定位了。
這些定位,對人的運勢來說并沒有好與壞之說,但老規矩告訴你:定位后就不要再動了,如果您再亂挪位子,那就會亂了運勢,倒霉隨之而來。
拋開所謂的運勢說,從禮儀的角度說,在飯桌上亂挪位子也是對他人的不尊重。
因為在原來的位子上已經占用了一套餐具,挪地之后,餐具很可能混淆不清,給他人造成困擾。
即使原本這個位子是空的或者有人提前離席空出一個位子,也不能隨便坐到空出的位子上,因為您影響了同桌其他人的就餐氛圍,是對他人的不禮貌。
在沒有客人的情況下,作為家長也要給孩子樹立這樣的規矩:吃飯就要老老實實在一個地把飯吃完,那種端著碗滿處跑的,擱到過去那是“叫花子”要飯的。
待老爺子在主坐的主位安然入座,宴會方才算得上正式拉開序幕。老爺子雖非村中最為年長者,卻以其顯赫的輩分傲視群雄。
追溯往昔,他所代表的劉家一脈,乃是嫡系正宗,歷經三百年風雨而不衰,其家族榮耀,可見一斑。
更值得一提的是,老爺子曾執掌族權,擔任族長之職,其威望之隆,無人能及,為村中人所共仰。
劉之野已是老爺子的接班人,他早就被劉氏的族人們共同推舉為“話事人”。
在這樣的場合,劉之野就坐在老爺子的右邊,他也毫不推諉,率先起身,手執酒杯,朗聲道:“來,讓我們共同舉杯,為長輩們的新年獻上最誠摯的祝福!”
“轟”的一聲,百余名族人賓客們應聲而起,動作整齊劃一,紛紛舉起手中的酒杯,異口同聲地喊道:“祝叔公、大伯……”聲音響徹整個空間,洋溢著濃厚的節日氛圍。
有幸被當成自己人邀請而來的“樣式雷”、以及一些入戶村里的學者、醫學專家、教授們,此情此景他們心里面的震撼可想而知。
知道他們劉家人團結,沒想到團結直斯。
然后,等他們紛紛落座后,早已等候的小年輕們,就絡繹不絕的開始上菜了。
劉家的這場家宴非常豐盛,不是標準的“二八席”,一些菜式還略做改動,增加了不少的好東西,包括天上飛得,水里游的。
“二八席”八個碗菜和八個盤菜組成的,過去都是具有固定的菜式。
比如用肉,均為豬五花肉,且全部用水煮后再過油炸(俗稱走油肉)后制作菜肴。
因此肥而不膩,酥爛爽口。八個盤菜包括四盤涼菜和四盤炒菜,用菜多以時令蔬菜為主,菜式沒有嚴格的限制,可隨季節時令的變化而作相應調整。
二八席制作起來頗費功夫,常常需要從前一天開始準備食材,煮、燉、蒸、炸等繁瑣的步驟,也在賦予了二八席特殊美味的同時,有了別樣的意義。
在過去,“二八席”是在婚喪嫁娶時才用來招待客人的大餐。
如今,“二八席”在劉家已不再局限于婚嫁喜宴這一主題了。已被更多的用于婚嫁,會友,壽宴等等場所。
老爺子一瞧上菜了,他主動第一個拿起筷子夾了一筷子雞肉道:“大家先吃菜,酒咱們慢慢喝……”然后,在坐的其他人才開始紛紛動筷子夾菜。
這是因為,甭管是出席宴會還是在家里吃飯,由誰第一個動筷子還是有講究滴。
一般有老人在的話,只有老人先動筷了,其他后輩才能開動,如果你先動塊的話會不禮貌滴。
老京城人在飯桌上講究,大人不動筷子,小孩子是不準許動筷子的。
如果宴請客人,通常由主人提議,客人先動筷子。如果是“官宴”,通常由飯桌上官兒最大的人發話。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