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分成兩組,一組6人,每組配有一輛小型四輪翻斗鐵軌車,山洞爆破前,在爆破面巖壁地面鋪上鐵板,爆破下來的巖石碎渣落在鐵板上,鏟起來容易多了,即使是寒冬,易援朝幾個也只穿著短褲,光著膀子干活。
洞內并排有兩輛翻斗鐵軌車同時裝車,他們在翻斗鐵軌車兩側用平板鍬拼命往鐵軌翻斗車上裝石渣,大塊石頭鏟不動,只能咬緊牙關抱起來,挺著肚子使勁裝進車里,你爭我搶。
易援朝脖子上圍著白毛巾,不時擦汗,輪流裝車、推車,不一會兒就汗流浹背了。
他們幾個新兵,一個個像只小老虎一樣,生龍活虎的裝卸車。
翻斗車裝滿后,易援朝和另一名戰友飛快地推著翻斗車向洞外跑去。
第一次推車,求速心切,到卸車點沒有及時提前踩剎車,人隨翻斗車險些一同翻到坡下,嚇了易援朝一身冷汗。
他們兩個小組不約而同的比賽著裝渣搬運進度。也不知干了多長時間,巖石碎渣終于搬運干凈了,易援朝幾人擰干毛巾擦著滿身大汗,帶著勝利的喜悅走出山洞,仰望星空,滿心歡喜。
他們乘坐解放牌大卡車返回駐地,此時炊事班早已為他們準備好了可口的肉絲面和洗漱用具。
易援朝顧不得一切了,頓感渾身酥軟,疲憊不堪,緊閉雙眼,一頭栽倒在床鋪上,呼呼大睡。
一天,易援朝他們又乘車去山洞上夜班,臨時有十幾根圓木送往山洞。
他們將圓木裝上汽車,臨時用繩子固定好,準備出發。
這時有兩名戰友不顧“人貨不得混裝”的嚴格規定,爬上汽車,站在了車廂一側。
易援朝他們趕緊喊他倆下來,這倆戰友認為沒事,就是不下來。
實在沒有辦法,易援朝他們只好隨他們,然后乘坐另一輛汽車順著崎嶇不平的山路,向山里進發。
汽車搖搖晃晃的在山路上行駛著,易援朝手扶欄桿左右顛簸,一路漆黑,只有車燈照行。
這時,易援朝等人突然發現前面汽車上的圓木桿極速散開下滑。
“不好,快停車!快停車!”
前車駕駛員也發現了情況,緊急制動剎車停住了。
那輛車上的兩名戰友卻一邊驚叫,一邊被圓木帶動旋轉著,瞬間圓木滑落一地,他倆也癱坐在車內,險些要了他倆的性命。
經查,他倆身上多處擠傷紅腫,還好撿了兩條性命。
從此以后,此類事故再未發生。
易援朝也逐漸地適應了軍隊的生活,因為他學習好,有文化,在部隊里自學成才,很快便在工兵團嶄露頭角。
在營區、訓練場隨時都能看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這樣的標語。
工兵團兩千多名官兵,是去年5月,開赴京城郊區西山溝的。
從此開始了長達8年的國防工程施工戰斗歷程,“一手拿槍,一手拿鎬;戰時能打仗,平時能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