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老舍還說過,這衣食住行,在京城的秋天里,是沒有一項不使人滿意的。
論天氣,不冷不熱。論吃的,蘋果、梨、柿子、棗兒、葡萄,每樣都有若干種。
至于京城特產的小白梨與大白海棠,恐怕就是樂園中的禁果吧,連亞當與夏娃見了,也必滴下口水來!
果子而外,羊肉正肥,高粱紅的“勝芳蟹”剛好下市,而劉家莊地區的栗子也香聞十里。
除了時令的瓜果,在老京城人的生活中,自打一入秋便開始貼秋膘了。
新鮮出爐的烤鴨,和著蔥絲瓜條抹上醬,往薄餅里一夾,香酥脆爽。片好的鴨皮,趁熱蘸上幾點白糖,是真正的入口即化。
當深秋的風吹得再冷些時,老京城的家家戶戶就要圍著熱氣騰騰的炭火鍋子,就著糖蒜,蘸著麻醬,吃銅鍋涮羊肉了。
而土生土長在京城的劉之野最愛正陽樓的烤羊肉,每次去吃都能讓他吃得滿嘴流油,大快朵頤。
這樣的光景,想一想都覺得幸福。
這二十四節氣中,有秋分和春分相對應,它們分別又是和立秋、立春相關聯的。
也就是說,立秋和立春是秋天與春天的開始,秋分和春分則是說秋天和春天都各自過去一半了。
所謂“分”,是均等的平分。
俗話說的平分秋色,是這個意思;清詩里說的“雁將明日去,秋向此時分”,也是這個意思。
秋分到了,意味著深秋來臨,和夏天里的仲夏是一種相同的氣候象征。
這時候是秋天最好的時候,不冷不熱,涼爽宜人,即便人們常說是“一場秋雨一場寒”,那秋雨再涼,也是爽快的。
在京城,這是一年四季最好的季節,秋高氣爽,陽光明亮,卻不再灼人。
有歌在唱:“那段盛夏燦爛的過,長過一聲:葉落……”葉落了,也是金黃色的,絳紅色的,可以作為書簽,夾在季節的記憶里。
在京城地區,這是水果大量上市的時候,即便在這交通還不發達的年月里,沒有南方的水果,京城本土自己的水果品種也不少。
這時候,來自京城“花果山”劉家莊地區的水果,像什么雅爾梨、沙果梨、白梨、水梨、蘋果、林擒、沙果、檳子、秋果、海棠、歐李、青柿、鮮棗、葡萄、晚桃、桃奴大量上市。
又有帶枝毛豆、果藕、紅黃雞冠花、西瓜等品種豐富的水果們,就開始走進了京津地區的千家萬戶里。
如今,在劉家莊的廣袤山區(多次合并周邊村鎮),歷經十數載的不懈耕耘,已蔚然成林約六七十萬畝的果林。
這些果實不僅滋養了釀酒與食品加工等產業,其剩余之量,更是綽綽有余,足以滿足京津兩千萬人口的消費需求了。
在這片土地上,每一顆果實都承載著汗水與希望,編織著屬于劉家莊的豐收傳奇。
每當“秋分”前后,京城大街上會應時應令擺出許多大小攤子,專門賣水果,叫作“臨節果攤兒”。
當然,最集中也最熱鬧的,當屬前門外的果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