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不僅體現了她作為軍人的責任感,也展現了她作為母親的勇氣和擔當。
她的丈夫富平山也支持李玉蘭的決定,為了能夠全身心投入到前線工作中,夫妻二人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她將年幼的女兒交給年近七旬的婆婆照看。
分別的那天,小玲玲雖然小可能也預感到了什么,她哇哇哭著,緊緊抱著媽媽不愿松手。
李玉蘭強忍淚水,輕輕撫摸著女兒的頭,說:“媽媽去做一件很重要的事,等媽媽回來,一定給你帶好吃的。“這個承諾,成為了支撐她在前線堅持下去的動力之一。
就這樣,李玉蘭和丈夫富平山一同踏上了前往前線的征程。
當李玉蘭抵達前線時,眼前的景象讓她震驚不已。
環境比他們想象中還要惡劣得多。
成群結隊的老鼠在營地里穿梭,被褥因為常年的潮濕而散發出霉味。
由于條件有限,很多戰士幾個月都沒有洗過澡,身上散發出難聞的氣味。
面對這樣的環境,李玉蘭沒有退縮。她和丈其她同志一起,立即投入到改善營地環境的工作中。
在到達的前兩天,她們就將整個陣地走了個遍,詳細了解了基本情況,并著手進行水質檢測等工作。
李玉蘭特別關注飲用水的安全問題。
她發現,由于長期的戰爭狀態,很多水源都受到了污染。
她立即組織人員對各個水源進行采樣檢測,并根據檢測結果制定了凈化方案。
在她的努力下,戰士們終于有了安全的飲用水,腹瀉等疾病的發生率大大降低。
除了改善飲水條件,李玉蘭還注意到很多戰士因長期穿著潮濕的衣物而患上了皮膚病。
她立即向上級申請了一批防霉藥物和干燥劑,并親自指導戰士們如何正確使用。
她還組織了一次大規模的衣物晾曬活動,利用難得的晴天,讓戰士們的衣物能夠徹底干燥。
在李玉蘭的努力下,營地的衛生狀況逐漸改善。
但是,更大的挑戰還在等著她。
第三天,一次激烈的戰斗打響了。
傷員像潮水一般涌入臨時搭建的醫療點。
李玉蘭主要負責處理胸部開放性損傷導致的血氣胸。
在簡陋的醫療環境下,李玉蘭深知時間就是生命。
她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手術,以提高傷員的存活率。
為了節省時間,她常常在不給傷員打麻藥的情況下直接縫合傷口。
每一次手術,都是對她專業技能和心理素質的巨大考驗。
盡管工作繁重,李玉蘭仍然堅持定期巡查貓耳洞。
這些狹小、陰暗、潮濕的洞穴是戰士們的棲身之所,也是各種疾病滋生的溫床。
她和護士梁麗麗經常冒著槍林彈雨,爬上陡峭的山坡,鉆入狹窄的洞穴,為戰士們檢查身體,處理傷口。
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中,李玉蘭展現出了超乎尋常的堅韌和勇氣。
她不僅是一名出色的軍醫,更成為了戰士們心中的好“大姐”,給他們帶來了溫暖和希望。
李玉蘭的故事,成為了l山輪戰期間一段感人至深的篇章。
在前線,李玉蘭面臨的挑戰遠超她的預期。
戰爭的殘酷性和前線環境的惡劣程度,都對她的醫療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壓力。
然而,正是在這樣艱難的環境中,李玉蘭卻展現出了非凡的專業素養和堅韌不拔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