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紅軍在心底悄然做了個決定。
年一過完,他便回到了二中隊。
“鄭紅軍,你到底咋想的?去燕京能有大好前程,咋就非得執意回家呢?”劉武皺著眉,向鄭紅軍問道。
不少老兵即將退伍,身為中隊長的劉武,著實不舍身邊這些曾一同出生入死的好兄弟。
然而,部隊的規律便是如此,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
劉武心中雖有不舍,但仍想盡己所能為這些熱血好兒郎謀個好前程,待他們退伍后能有個光明未來。
燕京的劉氏旗下掌控著眾多大型企業,對這些優秀軍人的需求頗為迫切。
原本商定好,鄭紅軍等幾人退伍后一同前往燕京的劉氏安保總部報到。
然而,事到臨頭,鄭紅軍卻找到劉武,表示自己不去了,想要回到家鄉。
這著實讓劉武大惑不解。
甭管戰友們怎么勸,鄭紅軍是九頭牛也拉不回頭,心意已決。
不論戰友們如何勸說,鄭紅軍都鐵了心,九頭牛都拉不回。
鄭紅軍并非沒有過糾結,他知曉去燕京能受老領導照料,前程自是光明。
然而,當那兩位善良年邁的老人以及小武那可憐孩子的身影浮現在他腦海時,他的內心便愈發堅定。
寒風刺骨的火車站,送行的戰友們已經散去。
穿著整齊的87式軍裝,胸前的二等功勛章在寒風中閃耀。
這一路,鄭紅軍帶著五年如山的軍旅記憶,和對家鄉的萬般思念。
“同志,能幫幫忙嗎?”一個怯生生的聲音傳來。
鄭紅軍回頭一看,是個面容清瘦的老太太,身邊站著個穿著藍色棉襖的姑娘,約莫十八九歲的樣子。
“大媽,我來幫您。”鄭紅軍三步并作兩步上前,接過她們手中那個補丁摞補丁的藍布包袱和竹籃子。
雖說是普通的行李,但這就是一個家庭的全部家當。
綠皮火車搖搖晃晃地開動了。
車廂里擠滿了返鄉的人群,空氣中彌漫著煙火氣和汗味。
鄭紅軍幫老太太和姑娘找到座位,這一打聽,她們要去的就是鄭紅軍老家。
老太太姓楊,叫韓秀蘭,女兒叫楊小芳。
老太太的丈夫在女兒十歲那年因病去世,母女倆相依為命。
楊小芳初中畢業后就去了城里,在一家國營服裝廠當女工。
“小芳這孩子,為了給我看眼睛,兩年沒回過家了。”韓大媽說著說著就紅了眼圈,“廠里一個月才六十五塊錢工資,她省吃儉用,連件新衣服都舍不得買。”
鄭紅軍聽著心里一酸,想起自己那個剛滿二十的弟弟鄭長山。
前些日子,他娘來信說村里合適的姑娘都嫁人了,讓他這個當哥的也幫著留意留意。
夜色漸深,列車在茫茫夜色中前行。
突然,一聲刺耳的金屬摩擦聲響起,車廂劇烈晃動。
楊小芳驚叫一聲,下意識地抓住了鄭紅軍的袖子。
“前方線路結冰,需要等待搶修!”列車員的聲音透過喇叭傳來。
車廂里頓時炸開了鍋,有人抱怨,有人嘆氣,還有人罵罵咧咧。
暖氣停了,寒氣從車窗的縫隙鉆進來。
鄭紅軍見楊大媽瑟瑟發抖,就把軍大衣脫下來給她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