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月即拜月之意,燕京在明嘉靖九年就修建了夕月壇(即如今的月壇公園),從此月壇成了明清皇帝祀月亮之神的地方。
因此,老燕京人每到中秋——八月十五之時也要在自個兒家的四合院里舉行祭月拜月之禮。
為了祭月在室內外要大燃燈燭,使四合院明亮以助月色。
過去沒有電燈,人們將紙燈內燃燭,系于竹竿之上或瓦檐等高處,使四合院處處皆一片光明,月光燈光互為輝映。
俗稱為“樹中秋”或“豎中秋”。
早年間,為了祭月還要提前去南紙店買“月宮碼”,也叫“兔爺碼”,即用木刻板水彩印制的“神紙”。
“月宮碼”分上下兩格,上格印有太陰星君像及廣寒宮,下半格印著玉兔人立持杵搗藥的圖形。
這“月宮碼”均粘貼在黍桿架子上,把它立在大八仙桌后面,八仙桌上則擺滿了月餅、水果和兔兒爺、一束帶籽兒的雞冠子花和帶枝葉的毛豆。
中秋前后是京西劉家莊地區最美麗的時候。
這會兒的天氣正好不冷不熱,晝夜的長短也劃分得平勻。
沒有冬季從北邊吹來的黃風,也沒有伏天里挾著冰雹的暴雨。
天是那么高,那么藍,那么亮,劉家莊西山北山的藍色都加深了一些,每天傍晚還披上各色的霞帔。
街上的高攤與地攤,和果店里,都陳列出只有燕京人才能一一叫出名字來的水果。
各種各樣的葡萄,各種各樣的梨,各種各樣的蘋果,已經叫人夠看夠聞夠吃的了
偏偏又加上那些又好看好聞好吃的燕京特有的葫蘆形的大棗,清香甜脆的小白梨,象花紅那樣大的白海棠,還有只供聞香兒的海棠木瓜,與通體有金星的香檳子,再配上為拜月用的,貼著金紙條的枕形西瓜,正是享口福的時候。
這時節,正是暑氣漸退,金風送爽,人們從酷熱中熬過來,心情大好,胃口大開。
燕京人歷來有“入秋嘗秋鮮”一說,而螃蟹正是首選。
劉家莊今年的“勝芳蟹”又開始大量上市了,個大的足足有三四兩。
到晩上快吃晚飯時,螃蟹捆著草繩就直接放入蒸鍋大火蒸熟,掀開鍋蓋,青灰色的螃蟹變成紅紅的了,十分鮮艷,蟹香撲面而來。
這吃螃蟹要趁熱吃,尖臍掀開蟹殼,白色半透明的蟹膏就露出來了。
如果是團臍,露出是橘紅色的蟹黃。
劉竟齋尤其喜歡吃蟹黃,蘸上鮮姜泡米醋的汁液祛寒提味。
姜醋和蟹黃的味道相融合,口中感受此美味,真是一大享受。
再燙上一斤花雕黃酒,大口吃蟹,大碗喝酒,正逢團圓節,真是美食醉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