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國泰航空”的股權結構已經發生了很大改變,最大的股東變成了“劉氏海外投資”。
“劉氏海外投資”持有的股權已經升至40%。
“國泰航空”的第二、三大股東分別是太古集團、夏國國際航空集團。
這兩家公司分別持有25.5%、10.16%的股份,兩者者加起來的總和是35.16%,比“劉氏海外投資”還有5%的差距。
這根本影響不了“劉氏海外投資”的控股地位。
因為,香江政府正在計劃將啟德機場關閉,國泰航空的航空運作也將搬遷至位于赤鱲角的香江國際機場。
同時,國泰也將總部搬遷至位于東涌的新機場側的國泰城,并計劃斥資6.25億美元進行相關建設。
今年中秋節前,國泰航空進一步宣布,已與其他相關公司達成協議,計劃以82億2千萬港元及發行新股的方式,全面收購港龍航空。
同時,國泰還將動用40億7千萬資金增持夏國國際航空的股權至20%。
此外,夏國國際航空也以53億9千萬的價格購入國泰10.16%的股權,從而形成了雙方互控的關系。
雙方并約定了相應的股權持有限制和協議條款。
國泰航空的股東們達成一致意見,規定任何持有15%或以上股權的股東,在未經國泰董事局的建議的情況下,不得向國泰提出收購要約或接受第三方收購要約。
此外,還對董事會的構成進行了調整,將非常務董事的數量由三名增加至四名,并維持五名常務董事由“劉氏海外投資”提名。
在收購完成后,各股東的持股比例將變為:“劉氏海外投資”持股43%,“夏國國際航空”17.5%,太古集團持股10.16%,夏航興業持股7.34%。
8月底,國泰航空迎來了一個里程碑時刻,迎來了其第100架飛機——空中巴士國泰首架飛機betsy。
這架a330型飛機隨后在香江科學館進行了展出。
9月初,國泰航空正式完成了對港龍航空的收購,從而正式晉升為亞洲最大的航空公司,并取代了倭國航空的地位。
國泰航空在航空史上屢創佳績。
1980年7月17日,他們率先開通了香江至倫敦的航班,初期每周運營三班,并經停巴林。
到了1981年,這一航線增至每日一班。
1982年,開通奧克蘭航線。
1983年,開通至溫哥華,并開通至法蘭克福的航線。
1986年,羅馬、阿姆斯特丹、巴黎和舊金山進入航線網絡。
1988年,加入蘇黎世。
1992年,……
1995年,……
搭乘國泰航空的乘客從1973年的100萬人次增長到去年的1800萬人次,貨運量也得到飛速增長。
更為值得一提的是,國泰于1983年7月2日全球首次推出了香江至倫敦的不停站直航服務,這一壯舉在航空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此后,國泰不斷加強倫敦航線的服務。
1990年6月,他們將每日航班增至兩班,并在去年的8月份進一步提升至三班。
而且,國泰航空在大股東“劉氏海外投資”的支持下,正在將計劃等赤鱲角的香江國際機場的正式啟用后,將航線每日航班增至四班,進一步鞏固其在國際航空市場的領先地位。
“國泰航空”努力拓展航線,擴充機隊的同時,還不斷提升自身的服務。
1992年,“國泰航空”是第一個在頭等客艙的椅背安裝個人電視,提供娛樂服務的航空公司。
并于1994年推展至公務客艙,到了今年,所有乘客均可在椅背上的個人電視觀賞機上娛樂節目。
這項創舉讓乘客可在六個頻道內,隨心選擇英語、粵語、國語及倭語四種語言,觀看多部電影、雜志式紀錄片及視頻節目。